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是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鼻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渗出、增生、萎缩或坏死等。梅斯医学小编整理了近期鼻炎的研究进展,与大家一起分享学习!
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是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鼻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渗出、增生、萎缩或坏死等。梅斯医学小编整理了近期鼻炎的研究进展,与大家一起分享学习!
【1】J Allergy Clin Immunol Pract:鼻一氧化氮在过敏性鼻炎诊断中的使用研究
鼻NO(nNO)已经在患有鼻息肉或者不患有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患者中评估过。然而,nNO水平在过敏性鼻炎(AR)和非过敏性鼻炎(NAR)中在之前的研究中存在冲突的结果。
最近,有研究人员评估了nNO在诊断AR和NAR中的价值,以及鼻窦炎(SI)存在与否的影响情况。研究共包括了173名连续性的患者和46名正常的对照(NCs)。其中,94名患者诊断为AR,79名诊断为NAR。研究发现,在AR患者和NCs中,nNO水平要比NAR患者显著更高(AR:939±335和NCs:813±272 vs NAR:670±188; P<0.001),并且在AR患者中要比NCs显著更高(P<0.05)。基于鼻窦CT扫描,研究发现49%的AR患者(46/94)被确定为ARwSI(携带SI的AR),51%的NAR患者(40/79)被确定为NARwSI(携带SI的NAR)。与其他小组相比,ARsSI(不携带SI的AR)患者表现出了最高的nNO水平(1180±289);而与其他小组相比,NARwSI患者表现出了最低的nNO水平(522±120)。因此,nNO可以作为区分AR、NAR和具有可接受的敏感和特异性的小组的标记。更多的是,在NAR患者中,鼻涂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具有更低的nNO水平(P<0.05)。
最后,研究人员指出,nNO水平在患有或者不患有SI的AR和NAR患者中是不同的,且可以作为区分这些病症的标记。
【2】Int Arch Allergy Immunol:常年过敏原免疫疗法在过敏性鼻炎患者中疗效研究
在现实生活背景下,关于比较过敏原免疫疗法(AIT)与药物治疗在常年过敏性鼻炎(AR)疗效的研究很少。最近,有研究人员在患有或者不患有哮喘的AR患者中,比较了AIT和药物治疗对症状的控制和生活质量(QOL)的效果情况。
研究包括了250名患有或者不患有哮喘的AR患者,并分配到免疫治疗组(AIT加药物治疗)和对照组(只有药物治疗)。研究发现,AIT组中AR症状具有临床改善,而只进行标准的药物治疗组中对鼻症状没有明显的影响。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估的QOL和满意度评分表明,免疫治疗组的效果要比药物治疗组改善效果更好。另外,在两个AIT治疗组中,药物评分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根据他们的结果,虽然在HDM AIT组中总的哮喘评分和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而在Parietaria花粉AIT组中却没有发生变化。另外,FEV1%在AIT组中与基线值相比增加,但并不显著。另一方面,FEV1%在标准药物治疗的患者中没有任何的改善。
最后,研究人员指出,在患有或者不患有哮喘的AR患者中,常年性AIT在减少症状和改善QOL得分方面是要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HDM AIT在控制哮喘症状方面要要优于Parietaria花粉AIT治疗。
【3】Adv Med Sci:哮喘和过敏性鼻炎儿童上呼吸道鼻一氧化氮研究
最近,有研究人员在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儿科患者中比较了鼻一氧化氮(nNO)水平。
研究包括了179名年龄在7-15岁的患有哮喘、过敏性鼻炎或者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患者,研究还包括了从当地过敏诊所招募的健康对照。研究人员评估了nNO水平与患者的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nNO水平在过敏性鼻炎患者(2316.3±442.33 ppb, p<0.001)中和哮喘和过敏性鼻炎(2399.9±446.73ppb, p<0.001)中要比哮喘和健康儿童显著更高(分别为1066.4±416.75; 836.2±333.47ppb)。ROC分析阐释了1545 ppb nNO和1459 ppb nNO截断值在从健康受试者中区分过敏性鼻炎和组合哮喘以及过敏性鼻炎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均为100%。研究人员只在健康对照中发现了nNO和年龄和身高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另外,研究人员没有发现nNO水平和临床参数(包括了嗜酸性细胞比例和总lgE)之间的相关性。
最后,研究人员指出,nNO水平的测定需要标准化,从而成为一个更加可靠的工具。另外,由于其廉价、无痛且快速,与临床症状识别和诊断方法的组合可能是有用的,尤其是在评估炎症方面。
【4】Adv Med Sci:药物治疗对永久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鼻呼出一氧化氮(NO)影响研究
最近,有研究人员评估了鼻一氧化氮(NO)在治疗永久过敏性鼻炎(PER)患者中的作用。
研究是一个随机和比较性的研究。研究的受试者包括对照(健康对照)和PER患者。研究人员搜集了所有的临床、功能和生物学数据进行分析,并电致发光设备测量了呼出NO组分(FENO)。PER患者随机的进行抗组胺结合白三烯素阻断剂(LRA)治疗或者单独鼻内类固醇治疗(INS)。研究持续的时间为2年,包括了501名受试者:234名对照和267名PER患者。研究发现,PER患者中的鼻NO、总IgE、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比对照显著更高(P<0.001; P<0.05; P<0.05; P<0.01)。在PER患者中,鼻NO、鼻峰流量、总IgE、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之间存在统计学显著相关性(R=-0.687,P = 0.0012; R=-0.643,P=0.0018; R=0.432,P=0.0024; R=0.445,P=0.002)。在治疗6个月后,INS治疗的患者要比ATH+LRA治疗的患者具有更大的临床症状、鼻NO值改善(985±253 vs. 732±298 ppb; P<0.05)。
最后,研究人员指出,鼻NO测量是PER患者跟踪调查的一个有用的工具。同样也能够帮助临床医生评估PER患者的治疗响应情况。
【5】J Allergy Clin Immunol: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于鼻炎严重度增加有关
很少有研究调查成年人中长期室外空气污染与鼻炎严重度之间的相关性。最近,有研究人员评估了个体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条件下与鼻炎严重度之间的典型相关性。
患有鼻炎的参与者来自2个多中心欧洲群体,总共包括了1408名成年人(平均年龄,52岁;46%为男性,81%来自于欧盟呼吸健康调查)。鼻炎严重度评分均值(第1四分位到第3四分位)为4(2-6)。更多的接触PM10与更严重的鼻炎相关(PM10每增加10 μg/m3时调整后OR(95%CI)分别为:轻度:1.20 (0.88-1.64),中度: 1.53 (1.07-2.19)和重度: 1.72 (1.23-2.41))。研究人员在PM2.5中发现了相似的结果。另外,接触更多的NO2与鼻炎严重度的增加相关,且无论严重度如何均具有相似的风险比。调整后风险比在没有过敏性敏感的参与者中要比那些具有过敏性鼻炎的参与者更高,但是只在NO2中发现了互作关系。
最后,研究人员指出,居住在污染更大的鼻炎患者更可能具有更严重的鼻部症状。他们还指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阐释上述相关性的机制。
【6】Int J Pharm:CD13特异性配体能够促进苍儿素纳米药物靶向树突细胞来治疗难治性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AR)的复发由各种不同的未知机制激发。苍耳(Xanthium strumarium L.)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草药,能够通过多种不同的机制来抑制炎症响应。苍儿素(XT)是一种来源苍耳的生物活性复合物。
最近,有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高分子纳米微胞(PM),是基于环肽片段(NGR)的一种装载了XT(NGR-XT-PM)的树突细胞(DCs)特异性靶向传输系统,从而使DCs对难治性AR治疗产生抗性。研究人员使用了AR小鼠模型调查了体内治疗效果和复发率,并与商业产品Budesonide治疗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了鼻腔给药NGR-XT-PM能够产生明显的抗过敏效果,且无复发,与之相反,所有使用Budesonide治疗的小鼠均出现了复发。NGR-XT-PM能够通过消除血清炎症水平(lgE、组胺和IL-4)和DCs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I-A/I-E)有效的逆转Th1/Th2不平衡,并上调Treg细胞水平和减少减少Th2、Th9和Th17细胞水平来促进免疫耐受性。更多的是,研究人员通过对炎症靶标的筛选发现XT能够阻断COX-2/PGE2信号途径,该途径是免疫响应的关键效应因子。
最后,研究人员指出,这些CD13特异性NGR能够促进XT选择性的靶向DCs,从而有效的减弱难治性鼻炎,NGR-XT-PM应该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抗AR药物。
【7】J Allergy Clin Immunol: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的相关临床因素研究
慢性鼻窦炎(CRS)经常并发急性加重情况,导致了明显医疗负担并损害了生活质量。最近,有研究人员鉴定了与慢性鼻窦炎极性发作(AECRS)相关的临床因素。
研究是一个回顾性的CRS患者群体研究,时间为2014年1月1日到2016年5月31日。经常性AECRS定义为12个月期间发作不少于4次,0-3次定义为不常发作的AECRS。研究人员共鉴定了3109名患者,600(19.3%)名分类为经常发作的患者。研究发现,哮喘、过敏性鼻炎、嗜酸性细胞数目≥150/μL和自身免疫疾病均与经常性AECRS相关,且在多变量分析中调整了年龄、种族和性别后的调整后风险比(aOR)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哮喘aOR 2.61, 95% CI 2.14-3.18, 过敏性鼻炎aOR 1.96, 95% CI 1.58-2.42, 嗜酸性细胞数≥150/μL aOR 1.54, 95% CI 1.21-1.97和自身免疫疾病 aOR 1.68, 95% CI 1.36-2.07)。另外,抗体缺陷、抗生素过敏、更低的FEV1、鼻窦疾病的严重程度、鼻息肉和全身性皮质类固醇的使用均与经常性AECRS相关。
最后,研究人员指出,常发作的AECRS患者具有更高的哮喘、过敏性鼻炎、嗜酸性细胞数≥150/μL、自身免疫疾病和其他过敏和免疫疾病患病率特征。他们的发现鉴定了CRS高风险患者亚型,从而促进预防干预来减少发作频率。
【8】Allergy:过敏性鼻炎患者中不同过敏原鼻反应性的共存研究
过敏性鼻炎(AR)和局部过敏性鼻炎(LAR)分别是通过气源性致敏原的鼻反应性具有和不具有阳性皮刺测试(SPT)来确定的。最近,有研究人员调查了是否两种类型的过敏原特异性反应可以在同一个个体中共存。
研究包括了48名具有常年性鼻炎症状和只对季节性过敏原阳性SPT的患者(差异组),该组连续的进行季节性过敏原(NAC-S)和常年性过敏原(NAC-P)鼻过敏原挑战(NAC)。研究人员在NACs前后收集了鼻灌洗液来测量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之后,研究人员在10名差异组患者、6名季节过敏性鼻炎(SAR)、8名常年局部过敏性鼻炎(LAR)、6名非过敏性鼻炎(NAR)和6名健康对照(HC)个体中进行了季节和/或常年过敏原的嗜碱细胞激活测试(BAT)。研究发现,差异组所有患者在NAC-S中均为阳性,其中41名(85%)在NAC-P中也为阳性(组A)。相反,7名患者在NAC-P测试中为阴性(组B)。在组A中,NAC-P后鼻灌洗液的ECP增加(p=0.004),而组B中没有出现ECP增加。季节过敏原BAT在SAR和组A案例中均为阳性,而常年过敏原BAT在LAR和组A案例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7.5%和60%。另外,所有NAR和HC受试者BAT测试均为阴性。
最后,研究人员指出,他们的研究表明了阳性和非阳性SPT气源性致敏原鼻反应性在同一个患者中是可以共存的。因此,研究人员为该鼻炎类型提出了一个新的双重过敏性鼻炎的概念。
【9】Allergy:使用MASK- air® App评估工作障碍、鼻炎严重程度和哮喘评分之间的关系
在过敏性鼻炎中,能够提供干预效果信息的一个相关结果是需要的。在MASK-air中,工作的一个视觉模拟量表(VAS)可以使用作为一个相关的结果。最近,有研究人员通过与其他VAS测量和症状药物评分比较,评估了工作VAS的表现。
研究包括了23个国家的MASK-air使用者,时间为2016年6月1日到2018年10月31日(14189名使用者;205904天)。地理定位用户使用智能手机上的触摸屏功能,通过点击VAS评分(范围从0到100)来对日常症状控制进行自我评估,涉及了总体症状(整体)、鼻子、眼睛、哮喘和工作。研究人员使用了修正后的EAACI CSMS评分和MASK鼻炎控制评分。研究人员还是用了个体内反应变异性(IRV)指数评估了数据质量。研究发现,VAS工作和其他VAS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与VAS工作和VAS工作变异具有最高水平的相关性为整体VAS,其次为VAS鼻子、眼睛和哮喘。与VAS整体相比,mCSMS和MASK控制得分与VAS工作表现出了更低的相关关系。来源于重复VAS测量的低质量数据不太可能解释相关结果。
最后,研究人员指出,VAS工作与其他结果存在相关性(VAS整体、鼻子、眼睛和哮喘),但是与症状药物评分相关性差。VAS工作可以考虑作为干预研究中的一个有用的AR结果。
【10】Allergy:新的烟草产品能够增加青少年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风险
新的烟草产品,比如电子烟(EC)和加热烟草产品(HTP)对过敏性鼻炎(AR)和哮喘的影响仍旧不清楚。最近,有研究人员评估了新烟草产品对哮喘和AR的健康影响情况。
研究人员使用了韩国中学和高中学生的大型调查数据。研究总共包括了60040名参与者,代表了韩国2850118名青少年。所有的参与者中,目前吸食传统烟草(CC)、目前吸食EC和曾经吸食HTP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7%、2.7%和2.9%。在调整后的模型中,目前吸食CC和曾经吸食HTP与当前哮喘和AR显著相关。目前吸食EC与目前AR也存在相关性,但是与哮喘的相关性在调整后模型中不存在。在18个小组中,包括目前吸食CC的青少年表现出了比从不吸食HTP和EC以及CC组的青少年更高的当前AR和哮喘的风险。当前哮喘的风险比(OR)在那些吸食EC和/或HTP以及CC的青少年中比那些从不吸食HTP和EC但吸食CC的青少年更高。
最后,研究人员指出,青少年吸食EC和/或HTP可能能够增强CC对AR和哮喘的副作用。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