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患者要特别注意
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呼吸道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有气溶胶传播,还有粪口传播的可能性。
面对如此多的传播途径,我们目前最常用的防疫方式就是少出门、戴口罩和勤洗手。然而,对于皮肤病患者,由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会增加易感性,这三板斧是肯定不足够的。那么,面对新冠病毒,皮肤病患者应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呢?
皮肤的“阿喀琉斯之踵”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正常皮肤的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共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护层,既坚韧又柔软,还具有伸展性及较好的弹性,对外界的各种机械刺激、摩擦、牵拉、挤压或冲撞等有抵抗作用。
其中,最外层的角质层由致密的角化细胞组成,就像一堵墙壁,可以防御微生物的侵害。不要说细菌,连病毒都不能通过完整的皮肤。而且,皮肤表面呈弱酸性,不利微生物生长,表皮脂质膜中游离脂肪酸对真菌等微生物也有抑制作用。
但是,一旦皮肤出现病变,例如破损、炎症、过敏等,这个屏障作用就会破坏,微生物就会有机可乘,容易通过病变部位入侵体内。人接触新冠病毒后,它不能入侵皮肤,却可以通过眼睛、188体育平台论坛 等黏膜进入。薄弱但完整的黏膜组织尚且不能阻挡新冠病毒,何况打开了“缺口”的皮肤?
所以,存在皮肤病,如有伤口、皮炎、皮疹等的患者,是感染新冠病毒的高危人群,防护级别要更高一些。
一般防护
这里提到的,就是宣传经常要我们做的一些普通防护措施:
包括不聚集、少出门,出门戴口罩、少坐公交、尽量不坐电梯,在家多开窗、勤通风,外出回来勤洗手、勤换洗衣服,日常保持家居环境清洁、注意冲厕时先盖上马桶盖,不使用公共厕所坐便器,打喷嚏时用肘弯阻挡口鼻,不接触和食用野生动物,多吃含维生素C的食物、保证睡眠时间、放松心情、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等。
相信以上措施大家最近都熟透于心了,这里不再赘述。
皮肤清洁和消毒
除了以上措施,对于皮肤的清洁消毒,平常的宣传很少提到,这里归纳一下:
面部:虽然戴口罩,但面部平时还是有部分直接暴露于空气中,而面部又是容易长痘痘、有伤口的部位,因此有较高的接触病毒风险。可选用合适的洗面奶进行快速且温柔地揉搓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
手部:饭前、饭后、便后用流动水、肥皂或者洗手液洗手。手部有皮肤病者慎用或禁用碱性洗涤剂时,可选择戴一次性薄膜手套。勤洗手可降低病毒感染风险,在没有洗手前不要触摸自己的口鼻和眼睛,以防病毒通过黏膜感染。
头发、躯体:如果不习惯戴帽子,病毒有可能黏附在头发上,而身体有衣服阻挡,所以适当增加洗头次数即可。
皮肤如何护理
皮肤病患者多伴有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尤其是慢性免疫性皮肤病(湿疹、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等),加上疫情时期清洁剂和消毒剂需要经常使用,皮肤屏障功能会进一步被损坏,若不及时进行正确的皮肤护理,很易加重皮肤损害。
可以在原有皮肤病常规治疗上,加用维生素E乳膏、绵羊油、凡士林及尿素或神经酰胺等皮肤保湿剂和皮肤屏障功能修复剂。根据皮肤病的不同种类(如湿疹、特应性皮炎、汗疱疹、敏感性皮肤)和疾病的不同时期选择适宜的保湿剂及皮肤修复剂,如原有皮肤病出现明显干燥脱屑,可使用霜剂或乳剂护肤产品;渗出明显时因使用3%硼酸溶液等湿敷,待干爽后再保湿;糜烂及破损的伤口,要加用医用纱布做好伤口的防护,以预防感染。
在疫情防控期间,病情稳定的皮肤病患者尽量少去医院就诊,可选择正规医院线上问诊服务。
另外,容易因过敏而出现皮炎的患者要格外注意防护。一方面,要避免接触诱发因素,避开一切可能的刺激,如尽量穿棉质品衣服,以宽松为宜,勤换衣物和床单等生活用品;注意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减少汗液的刺激;减少接触屋尘、 螨、动物毛、花粉、真菌等变应原;避免食入致敏食物。
另一方面,要注意修复和保护皮肤屏障功能:改善干燥皮肤,可使用保湿剂及皮肤屏障功能修复剂;避免过度清洗皮肤,尤其是烫洗和过度使用肥皂;避免用力搔抓和摩擦;保护皮肤伤口创面,预防感染。
保护皮肤屏障功能和止痒是防止过敏性皮炎等皮肤病加重的关键措施。保湿剂及皮肤屏障功能修复剂的应用极为重要,建议沐浴后使用,每日至少外用1~2次。
如何调节饮食和心理
饮食对于皮肤病的治疗也十分重要,皮肤病患者在疫情期间应注意:
(1)三餐营养均衡,保证摄入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尽量选择天然食物,以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尽可能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高盐高油脂。
(2)过敏性皮肤病患者避免摄入可疑致敏食物和可加重病情的食物。
(3)适量饮水,每天不少于2000mL。
(4)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皮肤病患者在疫情期间可能因担忧感染而容易出现疑病式焦虑,会过分关注自己是否患病,例如频繁地测体温、清洁皮肤等。正视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多了解疫情信息,选择权威、专业、可信的官方信息,减轻心理压力,理性看待疫情,都有助于缓解病情。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