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内牵头医疗机构的临床检验室均可高度整合基层医疗机构和慢性病医疗机构临床检验部门,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独立的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医学检验实验室。”近日,广东省发布《关于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质量控制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在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质量控制下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同时明确了互认项目和10种不互认的情形。
“医联体内牵头医疗机构的临床检验室均可高度整合基层医疗机构和慢性病医疗机构临床检验部门,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独立的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医学检验实验室。”近日,广东省发布《关于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质量控制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在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质量控制下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同时明确了互认项目和10种不互认的情形。
鼓励区域内不同级别机构间在“互认”上下功夫
在一家医院没看好,又转到另一家医院看,每换一家医院就重新抽几管血,还要拍片,给患者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的负担,也造成就医时间的拖延,“医院就是想通过多做检查来挣钱。”存在这样就诊感受的患者并不非少数。
“利益冲突、法律风险、检验项目时效性、医疗机构重视程度不足等都是这项工作无法长期推动落地的原因。“广东某县域医疗机构检验科负责人认为,过去的检验结果互认,没有强制约束力,多为同级医院之间的互认,这次发文明确,有条件的区域应积极探索在强化质量控制的基础上,推动区域内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的结果一致化,对于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内资源整合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2018年1月4日国家卫健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中公布了五大举措,其中第四项举措就是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通过国家室间质量评价的临床检验项目数……
为了进一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优化就医流程,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多省市推出检验结果互认的政策,但像广东这样在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质量控制下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并不多。
对于互认项目的选择,有何筛选标准?《通知》明确,互认项目在原广东省卫生厅《关于开展同级医疗机构医学检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工作的通知》(粤卫办〔2010〕73号)明确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范围基础上进行调整,调整后的互认项目仍然包括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检查两大类别,并综合考虑了病种和当前的同质化水平因素,主要选取结果相对稳定、费用较高、对疾病诊断治疗短期影响不大的项目,同时探索增加多发病、常见病病理结果的互认项目。同时明确了10种不互认的情形。
检验结果互认的前提是质控合格
由于各家医院检验科的水平差异大,检验质量没有明确的控制标准,而检验结果会直接影响医生对病人病情的诊断,重新检查往往是规避风险的一种方法。
“我们鼓励经过质控合格的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的互认,这个事情还要一步一步来,医疗机构之间的设备、专业人员的水平,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前提之一是要质控合格,目前从国家到省、市已经建立起了三级质控网络,在医院里也有院、科两级的质控网络。”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在“改善医疗服务 提升群众获得感”发布会上表示,医学影像、病理,尤其是病理方面推检查结果互认难度比较大,因为涉及到取样的部位是否准确,病理结果互认推动起来比较慎重,最主要是推动医学影像的结果互认。另一个是检验互认,比如验血尿便这些常规检验,所有质控合格的医疗机构,通过专业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结果合格没有偏移。
焦雅辉补充道,是要在一定的期限,比如红细胞有一定的新陈代谢时间,在发生变化的周期之内可以进行互认,有一些检查和检验可能过一段时间病情会发生变化,检查或者检验的结果就不可靠了,所以还要再进行新的检查检验。
《通知》明确,发挥质量控制中心的作用,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基础上,不断提升可以实现互认的检查检验项目以及不进行互认的10种情形。
目前从国家到省、市已经建立起了三级质控网络,在医院里也有院、科两级的质控网络。完善质量控制中心建设、推动临床检验互认评价体系建设、制定结果互认质量控制规范是本次《通知》的三项重要任务。
《通知》指出,根据广东省省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检查指南,明确质量控制规范,明确人员资质、设备配置、操作流程,规范检查前、中、后全流程操作,强调影像质量和图像,规范诊断报告书书写。 同时,发挥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作用,建立检查检验医疗管理与控制体系,推进检查检验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促进同质化和质量持续改进,不断缩小区域内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能力与水平的差距。 各级质控中心要通过质量评估、人员培训、质量抽查、发现问题追踪落实等手段,对各级医疗机构的影像科和临床实验室建设、 操作流程和方案、专业人员能力考核、检查检验报告书写规范等加强质量控制。
医联体,将大大提升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比例
当前的医改一手抓改革,以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一手抓改善,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据2018年官方统计显示,全国平均来看是实现检查结果互认的医院大概达到了86%,特别是在北京,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大战略框架下,三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共同推进。
行动是最响亮的号角。作为深化医改的排头兵,广东统筹全省各级财政500亿元,将47家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成为县域次级基本医疗卫生中心可谓在全国“强基层“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2019年12月17日,54家支援医院医疗人才“组团式”紧密帮扶78家受支援医院全面启动,争取到2021年,县域住院率提升至85%以上,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通知》指出,结合医联体建设工作,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内应根据合理设置、科学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整合影像检查、检验仪器设备和人力资源共享平台,增强业务协作,探索建立共享、共建机制,提高检查检验设备利用效率;专科联盟内应加强专科内检查结果质量控制,在提高本专科检查结果同质化水平的基础上实现互认。
其实,目前在很多开展县域医共体的机构,陆续开展了以信息建设为支撑,成立检验检测中心、影像诊断中心、病理诊断中心、消毒供应中心、远程会诊中心五大中心资源共享中心。牵头医院影像专家读片诊断后传回成员单位,通过这种方式将自身优势扩散到成员单位中,提高整体医疗区域的诊断能力。
“长期来看,随着改革的推进,以及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将来区域之间、医疗机构之间的差异在逐步缩小,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范围会增加。”焦雅辉认为,特别是医改推进过程中,未来医疗服务体系的组织模式形成医联体,在紧密型的医联体,包括专科联盟之内,通过大医院管理的下沉,技术的下沉,基层能力的提升,远程医疗技术的使用,可以大大提升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比例,更好的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有效降低医疗负担。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