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DR)是 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致盲。DR的发生发展与 病程及眼局部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玻璃体视网膜界面作为 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因素之一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视网膜病变(DR)是 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致盲。DR的发生发展与 病程及眼局部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玻璃体视网膜界面作为 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因素之一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今年EURETINA会议上,美国视网膜专家协会(ASRS)主席及欧洲视网膜专家学会(EURETINA)董事会成员Jose Garcia-Arumí教授发表了专题演讲,以全新的视角对 患者的玻璃体视网膜界面进行了详细解析。
玻璃体视网膜界面异常尤其是不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可以导致许多眼底疾病,如视网膜前膜、视网膜裂孔、黄斑水肿、视网膜劈裂、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玻璃体积血等,危害极大。Arumí教授指出, 视网膜病变患者会出现视网膜内界膜增厚、PVC粘附和交联增加以及白蛋白、铁蛋白和α1-抗胰蛋白酶等蛋白质增加等变化,而影像学检查可以做到早期观察和监测。
影像学检查意义重大
OCT及三维图像可以动态反应视网膜与玻璃体或视网膜上膜与内界膜之间的黏附力及牵引力;
扫频OCT可以更加直观的显示内界膜的折叠,判定黄斑牵引的成分和黄斑中心凹受累程度;
眼部超声检查适应于玻璃体积血或白内障等屈光介质浑浊的情况,评估 视网膜病变的牵引程度。
总结
Jose Garcia-Arumí教授总结到:在 性视网膜病变过程中观察到的玻璃体的结构和分子改变是视网膜组织代谢和功能改变的结果;SS-OCT和B超是分析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的重要工具;牵引力性黄斑水肿和牵引力性脱离是玻璃体视网膜病理界面的结果,是手术的首要适应证;去除PH、ERM和ILM是有效治疗牵引性黄斑水肿的方法。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