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耳鼻咽喉

耳內镜下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作者:佚名 来源:耳鼻喉时空 日期:2019-10-15
导读

常见病因为咽鼓管的机械性或非机械性因素引起的咽鼓管阻塞,如腺样体增殖、腭帆张肌等肌肉薄弱、软骨弹性差等,影响中耳通气,导致中耳的持续负压状态,引起中耳黏膜水肿、静脉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造成中耳漏出液增多,液体吸收及排除减少。

关键字: 中耳炎 | |

一、病理过程

常见病因为咽鼓管的机械性或非机械性因素引起的咽鼓管阻塞,如腺样体增殖、腭帆张肌等肌肉薄弱、软骨弹性差等,影响中耳通气,导致中耳的持续负压状态,引起中耳黏膜水肿、静脉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造成中耳漏出液增多,液体吸收及排除减少。

同时中耳积液中可检出流感嗜血杆菌、流感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及细菌的特异性抗体、免疫复合物、补体等,提示中耳感染及免疫介导的非化脓性炎症,是引发中耳渗出液增多的主要原因。病变进一步发展,黏膜上皮增厚,上皮化生,鼓室前部低矮的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可变成增厚的分泌性上皮,鼓室后部的单层扁平上皮变为假复层柱状上皮,杯状细胞增多,导致分泌的黏液增多。

中耳积液早期以浆液性为主,液体稀薄如水样,呈深浅不同的黄色,黏膜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后期液体以黏液性为主,液体黏稠,大多呈灰白色,甚至黏稠呈胶冻状,形成胶耳,此时黏膜主要为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各种类型的分泌性中耳炎,病变均可由早期向晚期或后遗症阶段发展,处于动态变化中。

二、临床表现

1、听力下降:小儿大多表现为对呼唤不理睬,上课精神不集中等。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因积液离开蜗窗,听力可暂时改善;积液黏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如为单侧发病,也可长期不被家长察觉,长期听力下降甚至可引起儿童言语发育障碍。

2、耳闷:耳部可有阻塞感、闷胀感,小儿可表现为抓耳等动作。

3、耳痛:发病时可有耳痛,小儿常于夜间发作,哭闹1~2天后耳痛即消失。

4、耳鸣:常为低调间歇性耳鸣,小儿则无法表述。

三、耳内镜下的治疗诊断

急性期耳内镜下可见鼓膜充血、内陷、光锥变短或消失;出现鼓室积液时,鼓膜失去正常光泽,呈淡黄、橙红或琥珀色(图8-7),慢性者鼓膜呈乳白色或灰蓝色,浆液性液体未充满鼓室时可见气液平面及气泡征。

分享: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