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和北京世纪坛医院医学影像科的研究人员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非艾滋病免疫抑制宿主肺孢子菌肺炎(PCP)影像学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研究指出非艾滋病免疫抑制宿主PCP胸部X线片主要表现为双肺弥漫性渗出影;胸部CT主要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可合并马赛克征、支气管气相和肺实变。胸部X线片正常者预后较好,气胸、纵隔气肿及皮下气肿患者预后不良。该文章发表在2012年38期的《中华医学杂志》上。
日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和北京世纪坛医院医学影像科的研究人员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非艾滋病免疫抑制宿主肺孢子菌肺炎(PCP)影像学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研究指出非艾滋病免疫抑制宿主PCP胸部X线片主要表现为双肺弥漫性渗出影;胸部CT主要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可合并马赛克征、支气管气相和肺实变。胸部X线片正常者预后较好,气胸、纵隔气肿及皮下气肿患者预后不良。该文章发表在2012年38期的《中华医学杂志》上。
选择2006年4月至2010年4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经病原学确诊为非AIDS免疫抑制宿主PCP的患者共36例,男24例,女12例,平均年龄(51.7±18.9)岁。总结其影像学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36例患者均摄胸部X线片,29例行胸部CT扫描。36例患者中治愈24例,死亡12例(33.3%)。在开始抗PCP治疗时:胸部X线片正常7例,双肺弥漫性渗出影21例,双肺实变者8例,气胸、纵隔气肿及皮下气肿6例;以上各种表现患者分别死亡0、8、5、5例;胸部X线片正常及合并气胸、纵隔气肿或皮下气肿者的病死率与总体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胸部CT表现为双肺磨玻璃影29例,马赛克征19例,支气管气相19例,实变影17例,双侧胸腔积液7例,小叶间隔增厚6例,囊性病变5例,气胸、纵隔气肿及皮下气肿4例;以上各种表现患者分别死亡8、5、5、5、2、2、2、4例;表现为气胸、纵隔气肿及皮下气肿患者的病死率与总体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