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7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体现。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蹄疾步稳、奋勇前进,不能有任何停一停、歇一歇的懈怠。要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高改革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抓落实,坚定不移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破除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
会议强调,要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推出一些更有针对性、开创性的改革举措。其中卫生健康领域,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两个文件。
01
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
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会议指出,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是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显著优势。要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和开放创新发展,改革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发挥中医药在疾病治疗和预防中的特殊作用。
近年来,党中央一直把同步深化公立中医医院改革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将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同步纳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总体部署,统筹安排,整体推进。
2003年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对促进、规范中医药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中医类医院(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3966所,中医类医院床位82.0万张,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45.2万人……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疑难病症、重大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法治的保障。
2016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颁布,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颁布实施,使中医药法制建设实现新跨越。党的十九大作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部署,此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再次为新时代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02
开展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
会议强调,开展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主要任务是在北京、上海等医疗资源富集地区遴选若干优质医疗机构,通过建设分中心、分支机构,促进医师多点执业等多种方式,在患者流出多、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地区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集团化发展,更好满足群众医疗服务需求。
随着医改不断向纵深推进,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医疗服务水平实现较快提升,但医疗机构布局和能力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之间还有差距。
关于开展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早在2017年1月22日,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十三五”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强化医疗服务体系顶层设计,构建以国家医学中心为引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骨干的国家、省、市、县四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挥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临床研究、人才培养、技术转化、技术辐射和管理示范等方面的作用,促进我国医疗技术水平与国际并行,不断提高我国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规划》指出,到2020年,依托现有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合理规划与设置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含综合和专科),充分发挥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引领和辐射作用。通过合理规划、能力建设和结构优化等举措,进一步完善区域间优质医疗资源配置,整合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促进医疗服务同质化,逐步实现区域分开,推动公立医院科学发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对于主体医院有什么要求?《规划》明确要求,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以一个适宜规模的医院为主体,联合本区域内其他医院(含1家中医医院)共同承担区域中心的功能和任务。主体医院具有一定数量的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覆盖与其职责任务相对应的临床主要专科;满足疑难重症诊疗需要,专业构成、病种分布和患者来源合理,并符合相应中心的设置标准。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