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76岁,营养状态差; 反复咳、痰、喘30年, 肺功能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平素使用吸入剂治疗。 胸壁凿三洞,气胸仍无法愈合! 2018年10月23日患者活动后突发胸闷、胸痛伴呼吸困难,外院CT(10-23)提示:左侧气胸及左肺下叶散在炎症,急诊行左侧胸腔闭式引流后症状好转,后持续负压吸引引流。 2018年11月复查胸片示左侧气胸基本吸收,予以50%葡萄糖 50 ml胸腔注入行胸膜固
患者,男,76岁,营养状态差;
反复咳、痰、喘30年,
肺功能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平素使用吸入剂治疗。
胸壁凿三洞,气胸仍无法愈合!
2018年10月23日患者活动后突发胸闷、胸痛伴呼吸困难,外院CT(10-23)提示:左侧气胸及左肺下叶散在炎症,急诊行左侧胸腔闭式引流后症状好转,后持续负压吸引引流。
2018年11月复查胸片示左侧气胸基本吸收,予以50%葡萄糖 50 ml胸腔注入行胸膜固定;但事后,患者仍持续出现胸闷气促,复查胸片提示气胸反复并可疑分隔,多次调整并重置胸腔引流管(曾左侧胸壁三个引流管同时引流),水封瓶仍持续冒泡,气胸无法愈合,2018年12月救护车转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 、冠心病等病史;
个人史:吸烟30年,平均1-2包/日,已戒烟十年。
入院后完善辅助检查:
血气分析:PH:7.47,PCO2:51 mmHg,PO2 74 mmHg,实际碳酸氢盐(AB):37.1 mmol/l,标准碳酸氢盐(SB):33.9 mmol/l,碱剩余(BE):13.4(鼻导管吸氧4 L/min)。
血常规、肝肾功能、细胞免疫、自身抗体、痰涂片、痰培养、痰找抗酸杆菌等辅检未见明显异常。
胸部CT提示:左侧气胸引流术后,左侧液气胸(部分包裹),左侧胸壁皮下积气,两肺肺气肿伴肺大泡,两下肺炎性病变。
气胸持续漏气,为何如此难治?
虽然难治性气胸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以下几点还是受到了国内外多部指南的认可:
①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经肋间引流7天后仍持续漏气;
②继发性气胸经肋间引流14天后仍持续漏气的气胸;
③实质性上是持续存在的支气管胸膜瘘。
而对于应该采取的措施,各国指南也纷纷发表了看法:
①2015欧洲呼吸学会(ERS)自发性气胸诊治声明指出:对于引流时间>3-5天,仍有持续漏气的患者,就应采取进一步治疗。
②2010英国胸科学会(BTS)自发性气胸管理指南指出:自发性气胸保守引流48小时持续漏气存在就要考虑是否外科干预。
③2018德国自发性气胸管理指南提出:无论是自发性还是继发性气胸,引流48小时仍漏气就要考虑更改治疗方案(外科或者内科)。
回到刚刚的病例,我们继续思考在肋间引流失败后还有哪些可供选择的治疗方式呢?
开胸手术?
外科胸腔镜手术?
胸膜粘连术?
内科胸腔镜下介入治疗?
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难治性气胸,如何查“瘘”补缺?
气胸是内科的常见病,如常规的胸腔闭式引流(联合或不联合负压吸引)得不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或者气胸反复发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开胸手术:
外科手术处理自发性气胸的优点在于术后的复发率低,但由于开胸手术创伤大,临床已不作为首选。
■ 外科胸腔镜手术:
电视胸腔镜手术创伤较小,对心肺功能损伤小,恢复快,术后复发率可低于10%,如术中联合滑石粉行胸膜粘连复发率可进一步降低,患者接受程度更高,可以用于治疗难治性气胸、复发性气胸、大量气胸/全肺不张,以及CT提示显著的肺大泡。指南推荐为难治性气胸的首选治疗方式。
但并不适用于所有临床情况,如全身基础状况较差、心肺功能差、肺部病灶较广泛、以及主观意愿不接受的患者。
■ 胸膜粘连术:
胸膜固定术(粘连术)是通过化学药物或外科手术摩擦胸膜,形成均匀一致的无菌性胸膜炎症,完整闭锁胸膜腔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难治性及复发性气胸(A类证据),但仅适用于不能或不愿手术的患者(B类证据),而且需要患者肺充分复张后实施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其中滑石粉和四环素均可作为首选药物,其它常用的还有自体血、榄香烯、高渗葡萄糖、碘伏等。
■ 内科胸腔镜下介入治疗(氩离子凝固术APC):
APC适用于难治性气胸合并胸膜下肺大泡的治疗。其他内科胸腔镜治疗还包括:电刀、二氧化碳激光、Na-YAG激光等。但有意见指出单纯APC处理在促使胸膜无菌性炎症形成方面价值有限,需联合滑石粉、生物胶等治疗。
■ 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也是难治性气胸的一种有效的非手术方案,通过引流支气管近端封堵达到远端破口自动陷闭愈合的目的,气胸愈合后可将封堵材料取出。
常用封堵材料包括:支气管塞、支架、单向活瓣、自体血、生物蛋白胶、明胶海绵等。其中自体血及生物蛋白胶可自行吸收,但容易咳出,目前并不作为首选推荐。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