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公共卫生

1995-2014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有哪些变化?城乡有何差异?

作者:dr. 苹果 来源:医咖会 日期:2019-05-15
导读

近2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快速的经济发展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包括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工作机会更多、城市化速度更快、儿童及青少年的受教育范围更广等等,此外,中国在消除贫穷与饥饿方面尤其做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字: 青少年肥胖 | |

近2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快速的经济发展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包括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工作机会更多、城市化速度更快、儿童及青少年的受教育范围更广等等,此外,中国在消除贫穷与饥饿方面尤其做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快速的经济发展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包括老龄化问题,以及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所带来一系列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增加。

关于经济发展可改善儿童健康与营养状况的证据数不胜数,但这些研究结果也并没有完全达到统一,比如某些研究仅局限在营养不良或消瘦儿童当中,但随着经济发展,儿童超重肥胖的问题更需要去关注;另外,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对儿童青少年营养状态的影响也不一样,如城乡之间的差异。

对于中国而言,IDF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 第一大国,这个被普遍人认为是“吃出来”的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可归因于快速的经济发展。

在这一背景之下,经济发展对儿童营养状态的影响,不仅仅着重于对营养不良及消瘦的改善状况,更需要关注超重肥胖的流行病学情况。此外,中国地域广大,经济发展状况不平衡,势必带来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同步,其对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因此,基于上述的研究背景,最近《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杂志发布了一项中国研究,调查了在1995-2014年中全国经济增长对儿童青少年营养状态的影响。

研究目的

评估社会经济指标与儿童青少年营养状态的相关性,以及这种相关性在城乡之间的差异。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1995、2000、2005、2010、2014共5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CNSSCH)数据,共涉及29个省份 [未纳入香港、澳门、台湾、重庆(重庆因在1995年后才建立CNSSCH,因此没有社会经济学数据)及西藏]。通过分析数据,并根据WHO标准,将7-18岁的受试者分为3种营养状态:

· 发育迟缓:身高Z评分<-2;

· 消瘦:体重指数(BMI)Z评分<-2;

· 超重/肥胖:BMI Z评分>1。

BMI的Z评分:(某个儿童的BMI-受试者中位BMI)/WHO参考人群的SD;身高的Z评分:(某个儿童身高-受试者中位身高)/WHO参考人群的SD。

本研究采用的社会经济指标包括3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恩格尔系数、城市化比例。这3个指标的数据来自于1995-2014年中国统计局国家及省局每个调查年的年鉴。

人均GDP分为4层:第1层为低收入(lower income,≤1035美元/年),第2层为中低收入(lower middle income,1036-4085美元/年),第3层为中高收入(upper middle income,4086-12616美元/年),第4层为高收入(high income,>12616美元/年)。

恩格尔系数也分为4层:第1层为贫穷和勉强维持生计(poverty and subsistence,≥50%),第2层为宽裕(well-off,40-49%),第3层为相对富有(relatively rich,30-39%),第4层为富有(rich,<30%)。

城市化比例同样分为4层:第1层为城市化最低(least urbanised,≤40.00%),第2层为中低城市化(lower middle urbanized,40.01-50.00%),第3层为中高城市化(upper middle urbanised,50.01–60.00%),第4层为城市化最高(most urbanized,>60.00%)。

研究结果

共纳入1054602例受试者(1995年204932例,2000年209167例,2005年225213例,2010年208136例,2014年207154例),且具有关于身高体重方面的完整数据。

生长迟缓、消瘦、超重/肥胖患病率的变化(表1):

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及城市化的发展,受试者的平均身高、体重、BMI也随之增长,而生长迟缓、消瘦的患病率及恩格尔系数则随之平稳下降。

从1995-2014年,中国儿童及青少年生长迟缓的平均患病率从8.1%下降到2.4%,消瘦从7.5%下降到4.1%,超重/肥胖则从5.3%增加到20.5%。

表1: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不同调查年的数据

社会经济指标与三个营养状态结局的相关性:

社会经济学指标与生长迟缓及消瘦患病率具有负相关性,而与超重/肥胖具有正相关性。

超重/肥胖的患病率:

随着人均GDP增长,患病率从低收入人群的6.4%增加到高收入人群的25.6%;

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分层,患病率从贫穷/维持生计人群的6.2%增加到富有人群的16.8%;

随着城市化的进展,患病率从城市化最低的10.5%增加到城市化最高的16.2%。

消瘦向超重/肥胖的转变:

从1995-2014年,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儿童及青少年均从消瘦转向肥胖。

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人均GDP增长较快的省份,如北京、天津、上海,经历着最快的转变过程。

营养状态在城乡之间的差距:

在1995-2014年间,消瘦、超重/肥胖患病率的城乡差距逐渐消失,3个经济指标的四分位区间中,城-乡患病率的OR值逐渐趋向于1。

社会经济指标与营养状态相关性在城乡中的差别:

随着经济的发展,儿童及青少年的营养状态得到显着的改善,但是这种相关性在城乡中存在差异:

· 率先进入到中低收入状态的省份,这些社会经济指标与超重/肥胖的正相关性在农村要明显强于城市;

· 相比于城市,农村中恩格尔系数越低,其生长迟缓和消瘦率下降幅度更大;

· 但更高的人均GDP及城市化程度与生长迟缓及消瘦率降低的相关性,城乡之间并没有显着差异。

研究结论

尽管社会经济发展会使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及消瘦状态得到持续改善,但也伴随着超重肥胖的快速增长,尤其在农村地区。建议政府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需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以促进人们健康的饮食及增加体力活动。

经济增长对改善中国儿童及青少年营养状态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通过增加家庭收入、降低贫穷,人们有更多收入花费在食物中,并且经济增长带来的城市化发展,更多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使其获得更好的公共服务,包括母婴健康管理、疫苗接种、食物多样化及营养知识的提高等,这一系列改善有助于降低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生长迟缓及消瘦状态。

但是儿童及青少年营养过剩——即超重/肥胖,却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不良结果,农村儿童青少年随着经济增长更容易发生超重/肥胖,其中的原因包括食物多样性较城市少,健康管理的公共服务缺乏,以及 知识短缺。

总的来说,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问题会日益加剧,目前研究提示政府应考虑投入相关的项目及政策以确保地区间发展的平衡,并且制定相关的措施以促进全民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9 Apr;7(4):288-299.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