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

量化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方法及价值

作者:国际循环编辑部 来源:国际循环 日期:2018-12-15
导读

          为优化冠心病(CHD)预防策略,了解并量化主要危险因素的作用很重要。发表于Circulation杂志的一项研究,基于患者的预后表现、归因风险分数和治疗获益,比较CHD主要危险因素(特别是脂质、收缩压SBP、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和吸烟)及其与CHD事件的关系。

关键字:  冠心病 |  | 模型 |  | 危险因素 |  |  

        为优化冠心病(CHD)预防策略,了解并量化主要危险因素的作用很重要。发表于Circulation杂志的一项研究,基于患者的预后表现、归因风险分数和治疗获益,比较CHD主要危险因素(特别是脂质、收缩压SBP、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和吸烟)及其与CHD事件的关系。

        研究纳入45~84岁的22 626名起始无心血管疾病的参与者,从基线起评估CHD事件,随访10年。比例风险回归用于评估预后模型表现(似然比,C指数,净重新分类,斜率鉴别)、风险比、收缩压人口归因分数(PAFs)、SBP、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和吸烟。评估抗高血压和降脂治疗的预期绝对风险降低(ARR)。

        研究结果,年龄、性别和种族因素的心血管风险模型的预后表现为63%~80%。相反,将SBP,非HDL-C,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或吸烟添加到具有其他危险因素的模型中使C指数仅增加0.004~0.013。然而,根本性预防可能具有实质性效果,如SBP≥130 mm Hg的PAF为28%,非HDL-C≥130 mg/dl的PAF为17%。同样,将所有个体的SBP降低至<130 mm Hg或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30%预计会使基线10年CHD风险10.7%分别降低至7.0和8.0(ARR 分别为3.7%、2.7%)。预后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45~54岁,55~64岁,65~74岁,75~84岁的C指数分别为0.75,0.72,0.66和0.62),而ARR增加(SBP分别为:1.1%,2.3%,5.4%,10.3%;非HDL-C分别为1.1%,2.0%,3.7%,5.9%)。

        尽管个体可校正CHD危险因素仅有助于预后表现,但该研究模型表明,消除或控制这些个体因素将导致人群整体CHD事件显著减少。因此,用于判断危险因素重要性的度量标准应根据研究目的进行调整。

        原始出处:

        Michael J. Pencina, Ann Marie Navar, Daniel Wojdyla, et al.Quantifying Importance of Major Risk Factors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Circulation. Dec 2018.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