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卫生管理

聚力免疫治疗:价格该如何定,有哪些政策加持……

作者:佚名 来源:生物探索 日期:2018-10-01
导读

近年来,免疫疗法已成为国内外肿瘤治疗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在2013年《科学》杂志评出的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排行榜中,免疫疗法高居榜首,其有望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肿瘤靶向治疗后的新一代肿瘤治疗手段。

关键字: 免疫治疗 | | 价格 | | 政策 | |

近年来,免疫疗法已成为国内外肿瘤治疗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在2013年《科学》杂志评出的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排行榜中,免疫疗法高居榜首,其有望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肿瘤靶向治疗后的新一代肿瘤治疗手段。

目前,全球范围内肿瘤免疫疗法研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截至2017年9月,已有26种免疫疗法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品种涉及免疫调节剂、肿瘤疫苗、细胞疗法、溶瘤病毒、靶向CD3的双特异性抗体等,在数量上,有 940个品种处于临床开发阶段,1064个品种处于临床前阶段,其中尤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细胞疗法研究最为火热,截至到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五款抗PD-1/ PD-L1抗体和两款CAR-T产品获批上市。

中国肿瘤免疫疗法研究也在积极布局中,2017年,南京传奇生物提交的CAR-T疗法临床申请和信达生物用于治疗霍奇金淋巴瘤的信迪单抗注射液上市申请均获得受理,这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弯道超车的机会。

9月28日,由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上海国际医学园区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承办的2018第三季“张江生命科学沙龙—迈向免疫治疗的金秋”在上海国际医学园区隆重举行,本次沙龙围绕免疫疗法行业热点话题展开,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共同挖掘免疫疗法创新时代的战略机遇。

两谷联动,免疫治疗布局领跑

2017年8月,上海市政府正式批复原则同意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其中明确,张江科学城规划总面积约94平方公里,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为基础,转型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之地和新产业的培育之地,现代新型宜居城区和市级公共中心,世界一流科学城。

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张翎表示:“在张江科学城获批的这一年多时间里,上海市政府和浦东新区聚焦张江科学城的建设,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通‘双自联动’等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加快张江科学城创新‘磁效应’和‘场效应’,截至到目前,张江科学城已汇聚了最前沿的科技产业研发机构、最活跃的创新创业力量、最强劲的金融资本交易力量、最创新最有效的服务体系,这一切都为产业迈向制高点发展提供了绝佳机遇,而在这其中,‘医产业’的发展不容小觑。”

张江“药谷”和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医谷”作为张江科学城的两大拳头区域,发挥各自“医产业”的最大化优势,紧密相连,形成了以“药谷新药研发产业优势+医谷现代医疗服务业”的集群优势,为全要素集成的大健康时代到来创造平台,为全产业链的联动发展制造核心驱动。

据上海国际医学园区总经理夏多介绍:张江药谷作为国家重大新药创新专项的主要承载方,其医药研发产业高密度覆盖区域近20平方公里,占张江科学城规划面积的1/5。同时,药谷在多个细分医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包括生物制药、化学制剂、现代中药等在内的产业链,涵盖了从新药研发到药物筛选、药理评估、临床研究、工艺研究、中试放大,最后到注册认证、量产上市的创新链,以及可进行流通服务和医疗辅助的服务链。

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则形成了以西门子、德尔格、安络杰、微创医疗、逸思医疗为代表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工业产值约占上海市的20%左右,产品线可覆盖综合性医院医疗设备的85%以上,具体产品包括外科手术器械、介入器材、医用高频仪器设备、临床检验分析仪器等。

同时,上海国际医学园区还形成了以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为代表初具规模的高端医疗服务区,并聚集了一批优质的高端专科医院和多元体制的综合性医院,包括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东院、德州国际医院、伊丽莎白国际妇产医院、中德友好医院等多家医院,并将规划建设以共享实验室场地,共享临床研究平台,临床试验平台等为特色的产业平台,为多元化医疗机构发展释放更多潜在空间。

“不得不提的是,在免疫治疗领域,‘两谷’布局更是属于第一梯队,其中,全球范围内CAR-T技术领先的四家企业,其中有3家在药谷已布局,同时,药谷企业优卡迪是目前向原CFDA注册申报CAR-T产品数量和适应症数量最多的公司,此外,西比曼生物拥有多项CAR-T治疗的专利技术,其也是唯一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细胞治疗生物科技公司,在PD-1/PD-L1布局方面,多家药谷企业也在进行技术突破,快速布局,抢滩市场。在医谷,专注于基因治疗药物研发、基础研究及临床级AAV(腺相关)产业化制备的和元生物,作为免疫治疗的上游企业,其在2017年底生产出一批针对肺癌与肝癌的临床AAV病毒载体,其有望拿到一期临床批文,届时可能会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上首个进行临床的AAV病毒载体,作为为免疫疗法培养‘肥沃土壤’的奥浦迈生物,其专注于动物细胞无血清培养基的开发和大规模生产,并于今年4月获得近亿元战略投资,这也是截至目前中国细胞培养领域的最大单笔融资,今年5月,全球首例纳米枪治疗肺癌临床试验在上海市东方医院完成,纳米枪是由上海国际医学园区企业比昂生物研发,比昂生物‘用于CAR-T的临床级可诱导慢病毒载体大规模生产技术的开发’的项目曾获得2016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行业)总决赛企业组第一名,该项目是在国内首次提出设计能表达嵌合抗原受体的临床级慢病毒载体。”夏多介绍道。

最后,夏多指出:“不管是从免疫治疗方面,还是在其他医产业的细分领域,药谷和医谷两者的产业发展联动将形成越来越好的补充优势,未来,两谷将统一打张江牌,形成品牌合力,强化张江生命健康产业核心竞争力。”

政策加码 助力产能提速

一个新兴产业要得到长足发展,除了先进的技术、资本的驱动、人才的汇聚,还需要官方政策层面的助跑提速。

“2017年可谓进入了免疫治疗的爆发元年,就在这一年,美国FDA批准了世界上两款针对血液肿瘤的CAR-T治疗产品,一款是诺华的Kymriah,用于治疗罹患B细胞前体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另一款则是Kite Pharma公司(已被吉利德收购)用于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Yescarta,在我国,虽然现阶段还没有CAR-T疗法产品的获批,但是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已陆续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和支持免疫治疗领域的发展,” 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傅大煦在其《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与扶持政策》的主题演讲中表示。

2016年底,国务院“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发布,提出发展治疗性疫苗、核糖核酸(RNA)干扰药物,以及干细胞、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等生物治疗产品,并首次提出了建立个体化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应用示范中心; 2017年6月,国家科技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要求加强干细胞和再生医学、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快生物治疗前沿技术的临床应用,创新治疗技术,提高临床救治水平;2017年12月,原CFDA发布了《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明确了细胞免疫治疗产品的药物属性;2018年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最新版《知识产权重点支持产业目录》,明确提出,将干细胞、免疫细胞治疗等党中央、国务院文件明确的重点发展方向列为重点支持产业。

“除了国字号文件,各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态度也是很明确的,单就上海来讲,在其《医学科技创新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到,将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列为重点支持的方向,且将谋划市级重大专项来推动实施;在《关于促进本市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优先发展生物制品,加快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基因治疗相关技术研究;在今年最新印发的‘健康服务业发展50条’中也明确提到要有序发展前沿医疗服务,包括发展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液体活检技术,推动新型个体化生物治疗产品标准化规范化应用,打造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和基因检测产业集群。”傅大煦介绍道。

傅大煦认为:虽然免疫治疗在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包括一些技术性的难题还需攻克,但是随着技术的愈发成熟,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必将会走在前沿,再加之先行政策的加持,免疫治疗的未来值得期待,该产业的提速发展也必然是水到渠成。

另据傅大煦透露,目前上海市科委正在研究和准备做一个关于细胞治疗的市级重大专项,以此助力细胞治疗技术难题的解决。

行业大咖 共论免疫治疗春秋战国

不可否认,免疫疗法在充满发展前景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许多在研的肿瘤免疫治疗品种多集中于某些靶点,CAR-T疗法作为目前细胞疗法的主流,也存在许多局限性,包括在某些血癌患者中持续性较短、在实体瘤中穿透性较差、肿瘤杀伤效应有限、存在细胞因子风暴、脱靶效应等毒副作用以及难于规模化制备等问题。

“在共商免疫治疗发展未来”的圆桌互动环节,上海比昂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光华表示:CAR-T疗法在治疗血液瘤方面效果不错,但是在治疗实体瘤方面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因为实体瘤一个突出特点是异质性,哪怕对于同一个患者,在一个部位的肿瘤也不一定表达相同的肿瘤相关性抗原,即使在同一个肿瘤病灶上,也没有一种抗原可以覆盖全部的肿瘤细胞。高度异质性使实体肿瘤的治疗难度大大增加,靶点的选择也成为了CAR-T治疗实体瘤面临的重大挑战。同时,CAR-T细胞的体内归巢与活化维持也是个棘手的问题,如何将输注的CAR-T细胞从外周血中精准地归巢至肿瘤部位并发挥杀伤作用,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细胞因子风暴、靶向/脱靶毒性等也是CAR-T疗法中横亘的两座大山。

除了技术的难题,安全性问题,市场获批问题也是免疫治疗绕不开的一个坎,西比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干细胞事业部总经理戴成祥指出:“目前布局CAR-T治疗的企业太多了,哪怕针对同一个适应症,因为各自所做的临床试验不一,相应得到的临床数据就不尽相同,如何批准一个恰当的适应症面向市场也需要重点关注。”

对于市场化问题,嘉和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陈如雷则表现得更为乐观:免疫治疗虽然有很多家企业在做,将来这个市场将会怎样演化,我个人觉得有些企业还是有机会的,比如PD-1,该药物的开发与其他抗肿瘤药开发不太一样,除了联合用药之外,因为它是广谱产品,谈不上哪家可以通吃,后来者依然会有机会,比如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适应症,选择入组病人的不同标准,进行差异化发展,将来这个市场不是一块整铁板一样不可分割,如果找准了方向,每家企业都会有自己的市场。”

在一个产品面向市场化的过程中,价格自然是最受关注的,正如陈如雷所说,药物的成本总归是一个非常敏感非常重要的话题,在国外有一句笑话,药物最大的副作用是什么?就是它的价格,特别是新药。目前,世界上获批的两款CAR-T疗法Kymriah和Yescarta的定价分别是47.5万美元及37.3万美元,如果有一天,前述两个产品进入中国,或者国产化的CAR-T疗法获批,定价区间该如何去预估?

戴成祥认为:如果CAR-T疗法在中国定价为47.5万美元的话,这是万万行不通的,还不如直接送到美国去进行治疗,但若定价在三十万到五十万人民币,这个价格大家是可能会接受的,因为一个骨髓移植,如果没有发生其他并发症,大概五十万就差不多了,如果说CAR-T治疗能定在这样一个价格区间,且治疗效果能缓解达一年以上,或者说缓解之后给患者一个骨髓移植的机会,之后能够缓解五年以上,能够有这样的预期,我相信还是很有市场的。

陈如雷表示,产品价格包括免疫疗法的价格要综合考量直接的生产成本、供应链整体成本、市场销售规模、政策环境等多个因素。

该观点也得到了上海奥浦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肖志华的认同,肖志华指出:“之前,对于国外比较热门的几款抗癌药,我们认为其定价是国外的三分之二是合理的,但是在这些产品被纳入医保后,降价最狠的直接腰斩一半还多,这对于患者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所以,实际上对整个产业而言,企业的研发成本、大环境下的政策制度等都要一并考虑。”

对于价格问题,和元生物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潘讴东并未直接表态,但是他指出:企业可以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比如产品生产可委托给第三方机构来做,同时,还可以通过国产化耗材替代进口耗材,把生产成本直接降下来,成本下降,最终的产品价格自然而然就降下来了。

虽然免疫疗法的现状还不尽全然完美,包括技术、安全性、市场、价格等诸多问题还有待更多探索和商榷,但是,作为目前最热门的抗肿瘤疗法,大家对于免疫疗法的未来依然可期,这种对于免疫疗法的信心得到了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叶扬的证实,叶扬表示:在几年前,我们的客户量是两位数,大概仅仅只有几十家细胞类的公司开展了样本存储或者细胞的存储,但是从去年开始,这些公司的数量和存储的细胞数量都在急剧上升,也就是说,大家对于该领域的发展是很期待的,都在很积极地布局和探索。

分享: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