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小编的家人,忽然早上起来耳鸣眩晕、吐的一塌糊涂,根本不能动,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耳朵里“小石头”乱跑移位了,这个病叫做良性阵发性眩晕又叫“耳石症”。耳石症病人往往“晕”不欲生,甚至无法自己行走,不敢出门。还好现在的医疗技术和设备都很发达,在我们自己科室就可以治愈了。
上周小编的家人,忽然早上起来耳鸣眩晕、吐的一塌糊涂,根本不能动,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耳朵里“小石头”乱跑移位了,这个病叫做良性阵发性眩晕又叫“耳石症”。耳石症病人往往“晕”不欲生,甚至无法自己行走,不敢出门。还好现在的医疗技术和设备都很发达,在我们自己科室就可以治愈了。
家人治愈后不停地追问我耳石症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所以今天在这里小编给大家讲讲“耳石症”到底是怎么回事。
BPPV又叫良性阵发性眩晕,是一种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头位变化所诱发的、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的外周性前庭疾病,常具有自限性,易复发。年患病率约1.6%,终生患病 率约2.4%。 BPPV占前庭性眩晕患者的20%~30%, 男女比例为1:1.5~1:2.0,通常40岁以后高发,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
临
床
分
类
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可按照病因和受累半规管进行分类。
一、按病因分类
1.特发性BPPV:病因不明,约占50%~97%。
2.继发性BPPV:继发于其他耳科或全身系统性疾病,如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特发性突聋、中耳炎、头部外伤、偏头痛、以及应用耳毒性药物等。
二、按受累半规管分类
1. 后半规管BPPV:最为常见,约占70%~90%,其中嵴帽结石症约占6.3%。
2. 外半规管BPPV:(水平半规管BPPV):约占10%~30%。根据滚转试验出现的眼震类型可进一步分为向地性眼震型和离地性眼震型,其中向地性眼震型占绝大部分。
3. 前半规管BPPV:少见类型,约占1%~2%。
4. 多半规管BPPV:为同侧多个半规管或双侧半规管 同时受累,约占9.3%~12%。
发
病
机
制
BPPV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目前公认的学说包括以下两种 。
一、管结石症:椭圆囊囊斑上的耳石颗粒脱落后进入半规管管腔 ,当头位相对于重力方向改变时,耳石颗粒受重力作用相对半规管管壁发生位移,引起内淋巴流动,导致壶腹嵴嵴帽偏移,从而出现相应的体征和症状。当耳石颗粒移动至半规管管腔中新的重力最低点时,内淋巴流动停止,嵴帽回复至原位,症状及体征消失。
二、 嵴帽结石症;椭圆囊囊斑上的耳石颗粒脱落后黏附于壶腹嵴嵴帽,导致嵴帽相对于内淋巴的密度改变, 使其对重力敏感,从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及体征。
临
床
表
现
典型的BPPV发作是由患者相对于重力方向改变头位(如起床、躺下、床上翻身、低头或抬头)所诱发的、突然出现的短暂性眩晕(通常持续不超过1分钟)。其他症状可包括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 头晕、头重脚轻、漂浮感、平衡不稳感以及振动幻视等。
检
查
一、基本检查
BPPV基本检查为位置试验、前庭功能检查包括 自发性眼震、凝视眼震、视动、平稳跟踪、扫视、 冷热试验、旋转试验、摇头试验、头脉冲试验、前庭自旋转试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主观垂 直视觉/主观水平视觉等。
二、听力学检查
纯音测听、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耳声反射、耳蜗电图等。
三、影像学检查
颞骨高分辨率CT、含内听道的颅脑MRI。
四、平衡功能检查
静态或动态姿势描记、平衡感觉整合能力测试以及步态评价等。
五、病因学检查
包括钙离子、血糖、血脂、尿酸、性激素等相关检查。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