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所三甲医院确定转型,将逐步关闭普通门诊。
▍113三甲医院转型,主攻疑难重症
日前,国家卫健委印发《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储备库的通知》(下称《通知》)。将113所医院纳入工程项目储备库,都是大三甲:北京天坛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儿童医院、郑大一附院……
《通知》要求各地积极引导项目医院,向主要收治疑难重症患者和医学关键技术攻关转型,通过牵头组建跨区域的专科联盟等多种形式医联体,不断缩小区域间医疗技术水平差距,提升重大疾病救治能力。
并严禁项目医院借机盲目扩张,虹吸基层人才和患者。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 大型三甲医院将根据规划快速转型,将科研力量集中在疑难杂症上,可能会逐步关掉普通门诊。把常见病,通过医联体的延展服务留在下级医院。
▍国办发文,明确三甲医院定位
在2015年9月11日,国办发布的《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中,明确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疗服务的功能定位。
城市三级医院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城市三级中医医院充分利用中医药(含民族医药,下同)技术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中医诊疗服务和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门诊诊疗服务。
城市二级医院主要接收三级医院转诊的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县级医院主要提供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以及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和疑难复杂疾病向上转诊服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康复医院、护理院等(以下统称慢性病医疗机构)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
▍趋势明显,大三甲逐步关闭普通门诊
卫健委此次公布项目医院中,有的已经关闭了普通门诊。
3月下旬,上海仁济医院在院内贴出通知: 为响应国家提出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模式的具体要求,2018年3月31日下午5点门诊结束后,将关闭普内科门诊。
此前,上海市政府相关领导也在市政协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协商会上表示: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行,三级医院和专科医院将不设门诊,只进行疑难复杂病病人的诊疗,以及住院病人的诊疗。
在北京市卫计委公布《“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中,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引导三级公立医院逐步减少普通门诊,重点发展危急重症、疑难病症诊疗。
另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在 2016年初就制定了《逐步取消普通门诊实施方案》,开始关闭下埔分院普通门诊,取消了分院社区医疗服务项目,同时采取措施逐步减少院部普通门诊量,提高专科门诊量。
▍看懂政策,提前精准布局
例子很多,趋势很明显。
需要说明的是,在国家政策的规划中,三甲医院通过医联体,对低等级医院进行技术帮扶把患者留下、形成井然有序的分级诊疗模式后,关闭普通门诊是自然而然的事。
成型后的分级诊疗,是个金字塔结构。庞大的患者、常见病留在基层,顶端的大三甲只负责疑难杂症。这是个清晰结构,医药人应该都能看得明白,根据自己产品的针对型,选择目标医院。
医改政策不知不觉在改变行业,比如大三甲医院的转型,或许不久之后普通门诊要全部取消了。都说做药的都得跟着政策走,政策您已经懂了,怎么走就看自己了。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