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

关于中风,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作者:佚名 来源:生物谷 日期:2018-04-04
导读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有关中风的最新研究成果,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关键字:  中风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有关中风的最新研究成果,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Cell Rep:基因疗法有助于治疗中风等大脑损伤

        DOI: 10.1016/j.celrep.2018.02.102

        最近,科学家们找到了一种能够促进大脑机能恢复的关键基因,该发现或许有助于治疗中分以及脊髓损伤等疾病。

        最近这项由来自UT西南医学中心O'Donnell脑科学研究所的做出的研究表明,大脑星形细胞中一种基因的开启能够帮助脑细胞快速地从损伤中恢复。

        根据该研究的作者,来自UT西南医学中心的神经学系主任Mark Goldberg博士的说法,这项研究虽然主要检测了脊髓损伤的情况,但对于一系列其它大脑损伤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我们都知道星形细胞能够帮助大脑以及脊髓从损伤中快速修复,但我们并没有充分理解这些细胞激活的机制。如今,我们能够分析细胞活性开启或关闭是否能够促进伤愈的过程"。

        这项发表在《Cell Reports》杂志上的文章发现星形细胞中的LZK基因能够促进胶质细胞增生。在这一过程中,星形细胞能够在受损神经元周围增殖并且结痂。

        科学家们敲除了星形细胞中的LZK基因后,发现该类细胞的损伤反应受到了限制,而且脊髓的伤口明显增大。此外,通过在受损伤小鼠体内过表达上述基因则能够激活星形细胞,表明LZK基因参与了胶质细胞增生的过程。

        当然,针对这一结果还需要更多的实验去证实,包括疤痕组织的形成是否会加快神经元的恢复,以及这一过程是否会影响神经元的连接性。

        2. Nat Genet:鉴定出32个人基因组位点与中风风险相关

        doi:10.1038/s41588-018-0058-3.

        中风(也称作卒中)是世界范围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但对这种疾病的分子机制知之甚少。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利用来自520000多人的DNA序列鉴定出人类基因组中的32个位点与中风风险相关联。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3月12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Genetic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Multiancestry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520,000 subjects identifies 32 loci associated with stroke and stroke subtypes"。

        德国慕尼黑大学中风与痴呆研究所主任Martin Dichgans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鉴于单个突变改变中风风险的程度是非常小的,因此这就需要大量受试者来发现这些突变。我们的研究团队使用了众多科学家在过去几年里建立的大量数据集。"

        这项研究是由一个被称作MEGASTROKE的国际合作组织的成员合作开展的,该组织旨在鉴定出导致中风的遗传因素。研究人员收集了29项大规模研究(收集了世界各地不同种族人群的DNA样品)的数据。在这些人中,大约有67000人已经历中风发作,剩下的45.5万人作为对照。

        利用全基因组关联荟萃分析,这些研究人员在人类基因组中发现了多个与中风风险相对应的位点,在这些位点中,仅有10个在之前的研究中报道过。这些研究人员还发现通过这种分析确定的几个基因已成为中风患者经常服用的抗血栓药物的靶标,尽管这些鉴定出的位点中的一些可能是替代的之前尚未探究的用于中风治疗的潜在靶标。

        慕尼黑大学的Rainer Malik在这份新闻稿中表示,"这些遗传发现代表了为这种非常复杂的疾病开发个人化的基于证据的治疗方法而迈出的第一步。它们为几种与中风相关的新型生物通路提供了证据,这些通路可能导致人们发现新的药物靶点。"

        3. 中风前后坚持工作有助于促进大脑健康

        在最近召开的2018年美国国际中风年会会议上的一项研究指出:对于中风患者来说,发病前后参与工作的话会提高大脑的健康程度。

        "大量研究揭示中风会提高患痴呆症的风险,但中风前后参与工作或许会对患者的大脑健康产生影响。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比较了中风患者的就业情况、大脑健康以及认知能力下降等之间的相关性"。

        作者招募了252名中风患者参与实验,并且扫描分析了他们在中风早期、一年之后以及两年之后的大脑健康状况。结果显示:中风前没有参与工作的患者相比参与工作的人群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要高3倍。除此之外,没有工作的患者的神经缺陷更为严重,抑郁症指标以及炎症指标相对更高。

        大脑扫描结果显示:发病前没有工作的患者大脑会皮层厚度变薄,白质区域的体积也相对更小。此外,没有工作的患者更容易产生II型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以及高血压等症状。

        在为期两年的研究中,4.4%的参与者死亡,8.9%出现了认知能力下降的症状。而参与工作能够有效降低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

        "这项研究想要传递的信号是,没有工作或许是导致认知能力下降以及死亡的风险因素之一",作者们说道。而该研究的局限性在于仅仅将中度的中风患者囊括入研究样本,并没有对更为严重的中风患者进行相应分析。

        4. Lancet Neurol:两项简单测试能够诊断中风的原因

        DOI: 10.1016/S1474-4422(18)30006-1

        最近一项研究揭示,通过一种简单的血液检测手段能够检测致命性中风的发病原因。

        上述检测手段结合常规的大脑扫描检测能够提供遗传学信息估测中风患者复发的风险。

        专家们认为这项新技术能够彻底改变医生们治疗由于大脑出血而发作的中风患者的方式,即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ICH)

        ICH是最主要的中风类型,占据全世界范围内50%的病例,其中一半以上的患者会在一年之内死亡。

        利用血液检测以及大脑扫描成像的技术,作者能够对患者大脑淀粉样血管病(CAA)的发生与否进行鉴别,而上述症状则是导致中风或者痴呆的高风险因素。

        CAA是由于淀粉样蛋白在大脑血管中出现了沉积。来自爱丁堡大学的研究者们利用CT扫描技术对100多名出现脑溢血中风的患者进行了扫描,并且收集了其血液样本对APOE基因进行了检测。众所周知,APOE蛋白与大脑淀粉样血管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结合简单的CT扫描技术以及遗传学血液检测手段,研究者们能够准确滴鉴定患者的脑溢血症状是否是由于CAA引发的。

        这项新的研究能够帮助鉴定ICH高风险的患病人群,同时也能够在全师姐范围内提高ICH的诊断技术。该研究的作者之一,来自爱丁堡大学的Mark Rodrigues博士称:"脑溢血的诊断是患者健康护理的重要一环。我们的发现表明通过结合常规的CT扫描技术以及APOE基因检测手段能够鉴定出哪些患者的脑溢血是由于CAA产生的,这类患者ICH复发以及痴呆症发生风险都相对更高"。

        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Lancet Neurology》杂志上。

        5. JACC:带状疱疹或会增加个体患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doi:10.1016/j.jacc.2017.05.015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韩国首尔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感染带状疱疹(水痘病毒的"复活")或能增加个体患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据美国CDC数据显示,在美国,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人会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间患上带状疱疹,任何出水痘的人都会患上带状疱疹,然而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其患带状疱疹的风险就会增加。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韩国国家健康保险服务医学检查的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出了新患带状疱疹、中风和心脏病发病的患者。

        在2003年至2013年间,研究人员共对519,880名患者进行跟踪调查,在研究期间有23,233名个体都患上了带状疱疹,随后研究人员将最后一批共23,213名个体与相同数量的未患带状疱疹的患者进行匹配来作为研究对照。研究者发现,带状疱疹患者更倾向于女性个体,而且常见的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因子,比如老龄、高血压、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和高胆固醇水平都在这些患者中非常常见;然而该研究组并不太可能吸烟,而且酒精摄入水平较低,锻炼水平相对较高,而且属于较高经济社会阶层的一部分。

        研究者指出,带状疱疹或能增加个体41%的心血管疾病事件混合风险(包括心脏病发作和中风),其中增加中风风险35%,心脏病发作风险59%;在40岁以下的人群中中风风险最高,相对较年轻的人群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相对较低;研究者还发现,在患带状疱疹开始的第一年里个体患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最高,但随着时间延续这种风险就会随之降低,然而在未患带状疱疹的对照组种,这些风险都是均匀分布的。

        最后医学博士Sung-Han Kim指出,后期我们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来阐明诱发带状疱疹患者中风和心脏病发作风险增加的分子机制,当然更重要的是,临床医生需要知晓带状疱疹患者的其它患病风险才能够精准施药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

        6. Cardiology:新技术可有效治疗中风

        中风是一类很危险的疾病,而中风症状的复发则更为危险。其中心颤(心脏不正常的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是引发再次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如果医生能够准确诊断心颤患者的症状,那么就能够有效预防中风的发生。然而目前在临床实践中还难以做到。

        如今,由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年的研究者们利用电子医疗记录预测人们因心颤再次中风的风险。相关结果发表在《Cardiology》杂志上。该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医学数据专业副教授Nigam Shah博士。

        研究者们分析了斯坦福转化研究综合数据库中包括的数千名中风患者的医疗数据。结果显示,在总共9589名中风患者中,有5%曾被诊断出心颤症状。

        研究者们此前已经开发出了一套成熟的数据处理流程,能够对临床的数据进行分析。利用该流程,作者们提取了临床注释以及标记,并且进行了归类整理。其中包含了患者的一些生物医学相关参数,包括年龄、体重等等。之后,通过比对这些数据以及患者是否被诊断患有心颤的数据,作者们总结出了7个相关的风险因素:年龄、肥胖程度、心脏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脏波等等。

        研究者们相信,他们的这套系统是一种简单的,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再次中风风险的方法。如果能够在临床上得以应用,那么将会对中风患者提供进一步的诊断与治疗帮助。

        7. 血型会影响我们患心脏病或中风的风险?

        最近一项研究发现了血型与心脏病以及中风风险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血型如果不是"O"型的话,患上述两类疾病的风险就会增高。

        通过对130万志愿者进行血型分析以及对他们心脏病及中风的发病风险进行分析,研究者们发现,血型是非"O"型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相比"O"型血的人群要高9%。但研究者们并不清楚其中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这意味着,直到我们了解的足够深入之前,我们还不能说哪一种血型会增高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毕竟相关性不代表因果关系。不过,这一事实是基于大量的样本得出的,因此值得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我们的血型是基于血细胞表面特异性的抗原抗体的类型决定的,由于血型是通过遗传得到的,因此这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已经被确定了。

        "O"型血在众多血型中最为常见,美国有45%的人属于O型,但这意味着更多的人属于非"O"血型,例如"A"、"B"或"AB"。此前研究表明非"O"血型与患心脏病的风险之间存在相关性,2015年的一项研究表明,A型血的人相比其它血型的人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要高。但其中的生物学机制并不清楚。

        为了更好地搞清楚其中的机理,来自荷兰的研究者们对来自11个不同的研究中的130多万志愿者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在这些人中,有771113人为非"O"型血,519743人为"O"型血。

        有意思的是,他们发现其中1.4%的"O"型血人群患有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中风、冠心病以及心脏衰竭等等。而非"O"型血的人患各类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则为1.5%。"我们发现,非'O'型血的人群患冠心病的风险相比'O'型血人群高9%,心血管疾病的患病几率也要高9%",研究者之一Kole说道。

        虽然这一差异并不明显,但基于人群的庞大基数,这一差异也不可小觑。研究者们目前正在试图研究清楚这一相关性背后的因果关系。其中一个可能是非"O"型血的人群体内凝血蛋白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的含量相对较高,而这一因子被认为参与了凝血的过程。此外,"A"型血人群体内高胆固醇的现象也会对此有一定影响。但究竟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还有待于进一步深究。

        8. JAMA Cardiol:限制饮食中的反式脂肪酸或能明显降低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

        doi:10.1001/jamacardio.2017.0491.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AMA Card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相比居住在反式脂肪不受限制地区的人群而言,居住在限制反式脂肪地区的人群或许很少因患心脏病发作和中风而住院,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限制人们反式脂肪的摄入或对人们的健康带来广泛的效应。

        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常存在于多种食物中,比如薯片、饼干、油炸食品和焙烤食品,少量摄入反式脂肪酸往往和个体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直接相关,而心血管疾病是诱发全球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近些年来,像美国纽约等很多地区都颁布了相关的政策限制餐馆和其它饮食店中使用反式脂肪。2018年,FDA也宣布在食物中禁止添加部分氢化油,而这几乎会消除饮食中的反式脂肪,从而给人们健康将会带来一定的健康效应。

        为了研究限制反式脂肪对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者Eric Brandt及其同事通过研究对比了居住在纽约地区和其它不限制反式脂肪区域人们的健康状况;利用2002年至2013年国家卫生系统普查的相关数据,研究者重点对人们因心脏病和中风入院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当反式脂肪被限制后的3年甚至更长时间里,居住在限制地区的人群因心脏病和中风的住院率显著下降了,当考虑和多种复合状况后研究者发现这种住院率下降了6.2%。

        Brandt说道,这是一个具有实质性意义的下降,我们的研究强调了政府政策对人们心血管疾病的明显有益影响,反式脂肪对于心血管健康非常有害,而且在食物中减少或者完全消除反式脂肪的添加会对明显降低人们心脏病和中风的发作带来实质性的意义。本文研究同时也指出了FDA所颁布措施的广泛意义,FDA所颁布的限制反式脂肪在所有食品中添加的政策将会在2018年生效。

        尽管目前很多公司都明显降低了食品中反式脂肪的添加量,当前FDA标签指南中的每份食品中0.49克的反式脂肪量将会被贴上0克的标签,从而就能够促进消费者寻找一些隐藏的反式脂肪,通常部分食品都会贴上氢化油的标签;随着接下来FDA的监管,消费者们将会不需要再警惕了,未来全国性的反式脂肪酸的禁令或许会明显降低数百万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