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

320排CT低剂量CTA评价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陈小姣 整理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3-01-22
导读

         日前,济南军区总医院影像科的丁娟、孙钢和李敏等人共同发表论文,旨在利用3D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为金标准,评价320排容积CT低千伏(80 kVp)成像检测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研究指出320排容积CT低剂量CTA在检出颅内动脉瘤方面与常规剂量相似,但是患者的辐射剂量大大降低。该文章发表在2012年06卷08期的《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上。

  日前,济南军区总医院影像科的丁娟、孙钢和李敏等人共同发表论文,旨在利用3D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为金标准,评价320排容积CT低千伏(80 kVp)成像检测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研究指出320排容积CT低剂量CTA在检出颅内动脉瘤方面与常规剂量相似,但是患者的辐射剂量大大降低。该文章发表在2012年06卷08期的《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上。

  48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低剂量组及常规剂量组,分别采用80 kVp及120 kVp进行CTA成像,所有病例均行3D-DSA检查,比较两组CTA图像的血管增强程度、图像质量、对动脉瘤评价的准确性以及患者接收的辐射剂量。

  客观评价指标方面,低剂量组血管增强幅度略高于常规剂量组,但是同时噪声略有增加,信噪比略减低。而主观评价方面,不论是动脉增强程度、小动脉细节显示、静脉污染程度还是总体图像质量评分,两组图像均无明显差异。低剂量组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较常规剂量组降低69。73% [(0.56±0.25)mSv vs.(1.84±0.002)mSv]。以3D-DSA作为金标准,低剂量及常规剂量组CTA对颅内动脉瘤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12%、100%、94.44%及100%、100%、100%。两组CTA图像对动脉瘤最大径的测量结果与3D-DSA测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