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

Sci Transl Med:纳米颗粒灌注技术帮助解决器官移植问题

作者:佚名 来源:MedSci梅斯 日期:2017-12-05
导读

         因为器官暂时缺血而造成的损伤一直是限制移植器官存活性的主要问题。而器官中的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 ECs)是移植后最先接触到宿主免疫系统的细胞。ECs是缺血造成损伤和抗供体抗体 (antidonor antibodies) 的首要靶点。减少移植过程前后ECs的损伤对减弱宿主对移植器官的免疫反应有着长期效益。耶鲁大学 (Yale University) 的研究人员开发出

关键字:  器官移植 

        因为器官暂时缺血而造成的损伤一直是限制移植器官存活性的主要问题。而器官中的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 ECs)是移植后最先接触到宿主免疫系统的细胞。ECs是缺血造成损伤和抗供体抗体 (antidonor antibodies) 的首要靶点。减少移植过程前后ECs的损伤对减弱宿主对移植器官的免疫反应有着长期效益。耶鲁大学 (Yale University) 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纳米颗粒,通过在纳米颗粒表面镶嵌CD31抗体,它们能够有特异性地富集在EC表面。研究人员将纳米颗粒技术和体外灌流 (ex vivo perfusion) 技术结合在一起,能够在体外通过对移植器官进行灌流,将携带治疗器官缺陷药物的纳米颗粒运送到到EC附近。这项技术意味着医生们可以在将器官植入患者体内之前在体外对器官进行治疗,改善它们在移植后存活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并且增加可移植器官的数量。

        原始出处:

        Gregory T. Tietjen,et al.,Nanoparticle targeting to the endothelium during normothermic machine perfusion of human kidneys.Sci Transl Med.29 Nov 2017:Vol. 9, Issue 418, eaam6764.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