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t Care Med:晶体复苏起始时间对脓毒症患者结局的影响
作者:MedSci 梅斯 来源:MedSci 梅斯 日期:2017-10-27
导读
2017年10月,发表在《Crit Care Med》的一项由美国科学家进行的研究在前瞻性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队列中,考察了与初始晶体复苏的及时性相关的模式和结局。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为(1)评估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在首发症状时接受的初始晶体复苏的模式;(2)确定开始初始晶体复苏的时间与医院死亡风险、机械通气、ICU入住时间和住院日间的相关性。 设计:连续样本的观察性队列。 地点:9家三
2017年10月,发表在《Crit Care Med》的一项由美国科学家进行的研究在前瞻性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队列中,考察了与初始晶体复苏的及时性相关的模式和结局。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为(1)评估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在首发症状时接受的初始晶体复苏的模式;(2)确定开始初始晶体复苏的时间与医院死亡风险、机械通气、ICU入住时间和住院日间的相关性。
设计:连续样本的观察性队列。
地点:9家三级医院和社区医院的1.5年的研究.
患者:符合以下前瞻性质量改进数据库入组标准的成年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疑似或证实为感染、≥2个全身炎症应答标准、≥1个器官功能障碍标准。
干预:首要暴露为鉴别脓毒症后的30分钟内或更短、31~120分钟或超过120分钟晶体起始复苏。
测量和主要结果:研究者鉴别出11182例患者。急诊患者(β,-141分钟;CI,-159~-125;P<0.001)、基线低血压(β,-39分钟;CI,-48~-32;P<0.001)、发烧、泌尿系统或皮肤/软组织来源的感染患者,晶体起始复苏较快。心衰(β,20分钟;CI,14~25;P<0.001)和肾功能衰竭(β,16分钟;CI,10~22;P<0.001)患者晶体起始复苏较慢。5336例患者(48%)在30分钟或更短的时间内晶体起始复苏,2388例(21%)为31~120分钟,3458例(31%)为超过120分钟。与31~120分钟[446例(18.7%)]和超过120分钟[846例(24.5%)]相比,30分钟内接受液体复苏的患者[949例(17.8%)]死亡率最低。与超过120分钟相比,30分钟或更短的死亡率的调整比值比为0.76(CI,0.64~0.90;P=0.002),31~120分钟为0.76(CI,0.62~0.92;P=0.004)。当连续评估时,晶体起始复苏每延迟1小时,死亡几率则增加1.09(CI,1.03~1.16;P=0.002)。在机械通气、ICU入住时间、住院日上,也观察到了相似的模式。晶体起始复苏时间和基线心衰、肾衰、低血压、急性肾损伤、气体交换的改变、急诊(vs住院)症状间的死亡风险无显着的相互作用。
结论:合并心衰和肾衰、不存在发烧或低血压、住院表现为脓毒症的患者,初始晶体复苏时间显着推迟。更早的晶体起始复苏与死亡率的降低相关。合并症及其严重程度不会影响该作用。
原始出处:
评论
我要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