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分子成像一直以来保持着改善和提高癌症诊断的潜力。荧光纳米粒子,比如量子点(QD),与有机染料相比,能够产生更为优异的光学特征,但是它们由于存在潜在的全身注射毒性,这也限制了它们的应用。
光学分子成像一直以来保持着改善和提高癌症诊断的潜力。荧光纳米粒子,比如量子点(QD),与有机染料相比,能够产生更为优异的光学特征,但是它们由于存在潜在的全身注射毒性,这也限制了它们的应用。局部给药提供了靶标纳米粒子应用的可能,并且可以最小化接触和减少剂量。之前,研究人员报道成功的利用间接体内疗法的人类膀胱癌内窥镜成像,利用的是QD聚合抗CD-47的局部注射方法。最近,有研究人员调查了在小鼠膀胱内注射自由QD和抗-CD47-QD时的生物分布和毒性。
研究人员利用电感藕合等离子体质谱评估了抗-CD47-QD在体内的生物分布,利用血液检测、器官重量和组织学评估了局部和全身的毒性。研究发现,平均来讲,在膀胱外,尽管在一些小鼠中检测到了QD的膀胱外分布,但是并没有QD的明显的积累,这也说明了在一些条件下可能的全身暴露。另外,研究人员在注射后7天内,并没有发现毒性的产生。最后,研究人员指出,靶标粒子的膀胱内给药可以减少全身暴露,但是对临床应用来说,纳米粒子结合已经建立的生物安全介质应该用来减少那些发生全身暴露案例的长期毒性。
原始出处:
Ying Pan, Timothy Chang, Gautier Marcq et al.In vivo biodistribution and toxicity of intravesical administration of quantum dots for optical molecular imaging of bladder cancer. Sci Rep. 24 August 2017.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