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复制中的自然突变可能导致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而导致肿瘤,《科学》杂志的文章也指出细胞的自然突变可能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以致有新闻报道指出肿瘤的发生是因为运气不好。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肿瘤的发生与环境因素关系密切。那么,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肿瘤发生呢?
星星之火(二)
书接上回,细胞复制中的自然突变可能导致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而导致肿瘤,《科学》杂志的文章也指出细胞的自然突变可能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以致有新闻报道指出肿瘤的发生是因为运气不好。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肿瘤的发生与环境因素关系密切。那么,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肿瘤发生呢?
病毒感染是某些肿瘤发生的主要原因。病毒作为最简单的生物体,也具有自己的一套遗传物质,病毒的遗传物质可整合到人体细胞的DNA序列中,可由不同机制促进细胞的恶性转化。
1
人类细胞DNA序列中有些区域可以调节相邻基因的表达水平,使得各基因的表达处于可控状态,而致癌病毒携带的某些片段可能与这些基因调节序列有相似之处,整合到人基因组中后,可能会引起癌基因的表达增加,抑癌基因表达降低,从而引起细胞癌变。
2
某些病毒感染细胞后会表达一些蛋白质,这些病毒来源的蛋白质有的可以与细胞癌基因表达调控序列结合,导致细胞自身的癌基因过度表达。
3
正常细胞的增殖受到诸多调节蛋白的调节,有些蛋白促进细胞增殖,而有些则起抑制作用,两者的平衡保证了细胞增殖状态的稳定,然而,病毒来源的某些蛋白本身就有直接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它们通常与细胞中某些调节蛋白结合,引起调节蛋白失活,导致细胞促进增殖机制的活化,抑制增殖机制减弱,导致细胞过度增殖。病毒致癌的例子很多,比如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乙肝、丙肝病毒与肝癌、EB病毒与B细胞淋巴瘤等。除了病毒外,细菌感染也可导致肿瘤,比如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
组织损伤与炎症也是肿瘤发生的原因之一。
一
损伤和炎症环境是细胞存活的不利因素,细胞为了在逆境中存活,使得自己的形态及功能发生了一些变化,从而适应周围不良环境,比如吸烟者支气管上皮细胞就与非吸烟者有很大区别。但这种适应是有代价的,细胞形态、功能改变的根本原因是细胞的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很多肿瘤相关基因表达增高,增加了癌变风险。
二
炎症是激活某些癌基因的关键因素。在有些肿瘤中,突变虽然造就了癌基因的产生,但癌基因不一定会活化,而活化的癌基因才有推动细胞恶性转化的能力。在这里,炎症可以作为了激活癌基因的导火索。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健康人虽然携带癌基因但不患肿瘤的原因。
三
组织损伤修复中,细胞的分裂次数增加,也增加了发生突变的频率。引起组织损伤及炎症的因素很多,感染、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食用热食)、有害化学物质等均可以通过组织损伤,引发炎症来促进肿瘤发生。
由此可见,肿瘤的发生并不能完全归因于坏运气,环境因素也要引起重视。我们无法左右运气,但可以规避环境中的促癌因素,这也是肿瘤预防的理论基础。
至此,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下,第一个携带有癌基因且能稳定表达的肿瘤细胞终于产生了,但它还是那么弱小孤立,犹如星星之火,尚未成燎原之势。一个小小的肿瘤细胞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壮大的呢?且看《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