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治疗(EVT)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已经被优于单独静脉溶栓治疗。在EVT期间要求患者不能移动,通常需要一定的麻醉或镇静。全身麻醉联合气管插管能够保护气道,提供机械通气,防止患者移动;清醒镇静能够让患者保持自主呼吸,可交流,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
血管内治疗(EVT)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已经被优于单独静脉溶栓治疗。在EVT期间要求患者不能移动,通常需要一定的麻醉或镇静。全身麻醉联合气管插管能够保护气道,提供机械通气,防止患者移动;清醒镇静能够让患者保持自主呼吸,可交流,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
麻醉技术是否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的预后存在争议。十七项回顾性研究都显示清醒镇静的神经功能预后好于全身麻醉。不过,这些回顾性研究存在经验性选择偏倚,全身麻醉的患者往往NIHSS更高,后循环患者更多。
为此,来自瑞典哥德堡大学的Pia Löwhagen Hendén等发起了单中心随机对照的AnStroke试验,他们严格把控围手术期间血压,采取正常通气(normoventilation,译者注:不理解这个词什么意思,自主呼吸?)。他们假设只要能够避免手术期间严重低血压,麻醉技术就不会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
该研究共纳入了90例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采用全身麻醉或清醒镇静。全身麻醉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诱导,采用七氟烷和瑞芬太尼维持,以保证患者的正常通气(normoventilation,译者注:不理解这个词什么意思,自主呼吸?)。清醒镇静采用瑞芬太尼输注。再通前所有患者的血压目标皆为140 - 180 mmHg。
结果发现,3个月时全麻组和清醒镇静组mRS<=2的比例分别为42.2%和40%(P = 1.0)。两组以下情况皆没有差异:手术中血压降低、血糖、PaCO2、时间间隔,成功再通的程度(degree of successful recanalization),24h NIHSS,梗死体积和院内死亡。全麻组和清醒镇静组从到达神经介入手术室到动脉穿刺的时间分别为34和25min,从动脉穿刺到再通/手术结束的时间分别为55和74min;平均MAP分别91和95mmHg,最低MAP分别为68和77mmHg。
最终作者认为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期间采用全身麻醉和清醒镇静对卒中后3个月的预后没有影响。
文献出处:
Stroke. 2017 Jun;48(6):1601-1607. doi: 10.1161/STROKEAHA.117.016554.
General Anesthesia Versus Conscious Sedation for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The AnStroke Trial (Anesthesia During Stroke).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