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甲状腺学会(ATA)年会上报告的一项研究显示,对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使用放射性碘可以带来小幅但显著的生存获益,不论肿瘤大小如何。
美国甲状腺学会(ATA)年会上报告的一项研究显示,对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使用放射性碘可以带来小幅但显著的生存获益,不论肿瘤大小如何。
美国North Shore 大学健康系统内分泌外科的Paritosh Suman医生指出:“近年来,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迅速上升,而放射性碘治疗的生存优势尚未得到证实。”
为了明确放射性碘面对乳头状甲状腺癌死亡率的影响,Suman博士及其同事从全国癌症数据库中提取了1998~2006年期间108,565例接受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的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数据。
研究者根据直径将这些肿瘤分为四组:≤10 mm组,11~20 mm组,21~40 mm组和>40 mm组。采用Cox回归分析以量化评估放射性碘的效应,并校正临床病理学、人口统计学和社会经济变量。共有52%的患者年龄>45岁,77%为女性,54%接受了放射性碘治疗。
结果显示,可预测放射性碘治疗的因素包括:男性、有阳性切缘、宫颈淋巴结受累和肿瘤直径>4 cm。接受放射性碘治疗的患者的10年总生存率为90%,而未接受该治疗的患者为87.4%,差异较小但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001)。
在接受放射性碘治疗的患者中,肿瘤直径<10 mm者的生存优势为3.4%,肿瘤直径11~20 mm者的生存优势为2.8%,肿瘤直径21~40 mm者的生存优势为3.3%,肿瘤直径>40 mm者的生存优势为5.7%。
年龄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年龄18~35岁的放射性碘治疗患者的10年生存优势为0.5%,年龄36~45岁患者的优势为1.5%,年龄46~55岁患者的优势为0.9%,年龄56~65岁患者的优势为0.6%,年龄>65岁患者的优势为2.1%。接受放射性碘治疗的男性和女性患者均有显著的10年生存获益(分别为3.9%和1.6%)。
当根据淋巴结受累情况评估放射性碘治疗患者的10年生存获益时,研究者发现N-0患者的优势为2.9%,N-1患者的优势为4.2%,N-1A患者的优势是5.2%,N-1B患者的优势为5.8%。当根据切缘状态评估时,切缘阴性的放射性碘治疗患者的10年生存优势为3.1%,切缘阳性患者的优势为3.6%,显微镜下切缘患者的优势为3.5%,大体切缘患者的优势为8.8%。
研究者还发现,在根据ATA指南划分的极低危、低危和高危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中,接受放射性碘治疗均可带来生存获益。在极低危患者中,接受该治疗者的10年生存率为92.2%,而未接受该治疗者为89%(危险比,0.74);在低危患者中,10年生存率之比为91.8% vs. 89%(危险比,0.80);在高危患者中,10年生存率之比为86.2% vs. 79.2%(危险比,0.71)。
“放射性碘在多数患者中与小幅但显著的生存优势有关,对高危患者(肿瘤较大、淋巴结受累和大体切缘)的获益最大。”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