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外科

JACC: 小肠低血流量与心衰密切相关

作者:佚名 来源:爱唯医学网 日期:2017-07-08
导读

          恶病质患者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和腹腔动脉的血流量是最低的,且通常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相关。低血流量通常伴随胃肠症状,据报道,恶病质患者经常会出现严重的打嗝、恶心或呕吐的症状。腹腔动脉血流量低的个体会出现g较强的抗脂多糖免疫球蛋白A,这一物质与亲黏膜细菌的过度生长有关。

关键字:  小肠低血流量 

        恶病质患者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和腹腔动脉的血流量是最低的,且通常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相关。低血流量通常伴随胃肠症状,据报道,恶病质患者经常会出现严重的打嗝、恶心或呕吐的症状。腹腔动脉血流量低的个体会出现g较强的抗脂多糖免疫球蛋白A,这一物质与亲黏膜细菌的过度生长有关。

        心衰患者肠动脉的血流量较低。低血流量有利于亲黏膜细菌的生长,容易出现胃肠道症状,与心源性恶病质有关。

        心衰患者出现无意识的体重下降和恶病质意味着预后不良。然而,心衰患者体重下降的机制仍然不太清楚。Anja Sandek和他的同事进行了一项吸引人的研究,分析了肠血流量与肠黏膜表面细菌生长和恶病质的关系。研究显示,慢性心衰患者与同年龄对照组相比,首先出现肠血流量下降,而这一现象与恶病质的发展相关。当肠血流量下降时,厌氧菌在肠黏膜表面的浓度出现上升,同时伴随着胃肠胀气、纳差和呃逆等症状。综合分析以上现象,提示肠道菌群的变化可能与胃肠道症状的增加和/或心源性恶病质的发展有关。提醒我们饮食诱导的肠道菌群变化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展,这可能激起学者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从而改善恶病质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延长其寿命的研究兴趣。从更实际的角度考虑,Sandek及其同事的研究强调了密切观察心衰患者胃肠道症状的重要性,例如非特异性的胃肠胀气、纳差和呃逆等症状可能是疾病进展的征兆。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