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心外科

17%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会在4年内第二次发作

作者:佚名 来源:爱唯医学网 日期:2017-07-07
导读

          一项在英国、瑞典、法国和美国开展的大型观察性研究发现,17.2%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会在首次发作后的3年随访期内再次出现AMI、卒中或心血管死亡(CVD)。该项结果在今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进行披露。

关键字:  急性心肌梗死 

        一项在英国、瑞典、法国和美国开展的大型观察性研究发现,17.2%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会在首次发作后的3年随访期内再次出现AMI、卒中或心血管死亡(CVD)。该项结果在今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进行披露。

        来自伦敦大学学院Farr医药卫生信息研究所的Harry Hemingway博士向PracticeUpdate透露,“对于医生而言,这些数据提示所有出现过心脏病发作的患者(无论其既往病史如何)存在后续事件高发的风险,应据此对其施行预防治疗;对于患者而言,该研究强调了他们的风险在发作一年后并不会消失,应注意持续保持良好的心脏健康。”

        Hemingway博士代表APOLLO试验的研究人员发言。APOLLO是一项观察性研究,旨在评估既往经历过AMI发作的患者接受一般临床治疗后再次出现AMI、卒中或因心血管死亡的发生率。该试验也检查了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和患者人群的用药情况。试验共纳入140,000余例AMI后幸存1年的患者,其中法国1757例、瑞典77,976例、英国10,854例、美国53,909例,入组标准为2002-2011年间最近一次因AMI入院并出院1年后的患者。疾病定义遵从ICD9/ICD10的诊断码,且每个国家的数据均按照同一方案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尽管这些患者都进行了二级预防的干预,四个国家的患者在心血管事件后3年内因AMI或卒中入院或死亡的未校正风险各不相同,瑞典和英国为1/4,法国为1/5,美国为1/3。然而,根据各国人口统计学差异和基线健康差异校正后,各国风险值趋同。在英国,第一次发作后持续用药达3年的患者占很高比例,然而3年后仅有65%的患者仍在使用他汀类药物。

        Hemingway博士强调:“我们在降低一般人群心血管风险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帮助具有心脏病发作病史患者预防以后的心血管事件发作或因心血管疾病死亡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