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3月1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非侵入性多靶点粪便DNA检测在结直肠癌中危者中检出的癌症显著多于粪便免疫化学检测,但假阳性结果也更多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3月1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非侵入性多靶点粪便DNA检测在结直肠癌中危者中检出的癌症显著多于粪便免疫化学检测,但假阳性结果也更多。
多靶点粪便DNA检测的组成部分包括用于检测异常甲基化BMP3和NDRG4启动子区域、KRAS突变和β-肌动蛋白(人类DNA量的参照基因)的分子检测和用于检测人类血红蛋白的免疫化学检测。
这项研究由印第安纳大学的Thomas F. Imperiale医生及其同事于2011年6月~2012年11月在美国和加拿大的90个中心进行,入组12,776例计划进行结肠镜筛查的50~84岁无症状受试者,其中9,989例可被完全评估。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评估该DNA检测方法检出结直肠癌的能力。次要终点是评估该DNA检测方法检出晚期癌前病变(包括晚期腺瘤和直径≥1 cm的无蒂锯齿状息肉)的能力并与市售的用于检测人类血红蛋白的粪便免疫化学检测(FIT)方法的能力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DNA检测检出结直肠癌(92.3% vs. 73.8%)和晚期癌前病变(42.4% vs. 23.8%,)的特异性高于FIT。差异可能来源于检测的DNA标志物和算法组分,因为DNA检测和FIT检测使用的血红蛋白免疫检测组分基本相同。
DNA检测检出晚期癌前病变的敏感性是检出结直肠癌的敏感性的一半。DNA检测检出高级别异型增生(69.2% vs. 46.2%;P=0.004)和≥1 cm无蒂锯齿状息肉(42.4% vs. 5.1%;P<0.001)及检出所观察大小范围内的癌前病变的敏感性均高于FIT。
然而,FIT检出结直肠癌和晚期癌前病变的特异性高于DNA检测,绝对差异为6.6%~8.3%。
研究者表示,这种在单用时对可治愈期癌症具有高度敏感性的非侵入性检测可能是偏好非侵入性检测的个人的首选检测方法。然而,有关检测间隔时间和个体化调整的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
该研究获Exact Sciences公司资助。Imperiale医生声明从该公司获得资金支持。
随刊述评:DNA检测中有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达特茅斯Geisel医学院的Douglas J. Robertson医生和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的Jason A. Dominitz医生表示,过去几年已开展大量工作来提高DNA粪便检测的敏感性,虽然敏感性已获得明显提高,但仍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方面。在该研究中,粪便DNA检测组因样本采集或检测应用方面的问题而被排除的受试者数量多于FIT组。由于结肠镜检查在154例受试者中检出1例结直肠癌,可能有4例癌症因检测的复杂性而被漏掉。此外,与FIT相比,粪便DNA检测的特异性较低且费用较高,因此粪便DNA检测不太可能像针对FIT检测推荐的那样,每年进行1次。
然而,这项新的多靶点粪便DNA检测仍优于以前的检测。该研究结果将帮助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重新评估筛查性检测。此外,Robertson医生和Dominitz医生认为有必要开展比较有效性的研究,以明确DNA检测的作用,并且只有更深入地认识筛查间隔时间、依从性、费用和阳性结果的诊断性评估等其他关键因素,才能确定粪便DNA检测在诸多筛查方法中的地位。
Robertson医生声明从Given Imaging公司获得资助。Dominitz医生声明无相关经济利益冲突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