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管理

人民日报:病人为何越治越多?明天谁来当医生?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日报 日期:2017-06-26
导读

          导语 病人为何越治越多?医生与其在下游打捞落水者,不如到上游筑牢堤坝,让河水不再泛滥。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如果健康的卫生——医生,因种种伤医事件及政策原因,渐行渐远,转行退出,那么明天谁来当医生?

关键字:  病人 | 医生 

        导语 病人为何越治越多?医生与其在下游打捞落水者,不如到上游筑牢堤坝,让河水不再泛滥。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如果健康的卫生——医生,因种种伤医事件及政策原因,渐行渐远,转行退出,那么明天谁来当医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花宝金教授因擅长治肿瘤,患者趋之若鹜,一号难求。然而,花教授却并不开心,他说:“我行医几十年,每天都在拼命看病。结果,病人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治越多。作为一名医生,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花教授是一位清醒的医者,他看到了表面“繁荣”背后的隐忧。从医生个人来说,病人越来越多,说明自己医术高、口碑好,患者认可。但是,从整个国家来说,病人越来越多,则说明医学发展走入误区,重治疗轻预防,医生“只治不防,越治越忙”。

 

        古人云:上医治未病

        意思是说,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擅长防病的人。(注:未病,一些导致疾病发生的坏毛病,现在的说法就是疾病的预防)。遗憾的是,不少医生错误地认为:谁的病人越多,谁的本事越大。

        近年来,很多医院跑马圈地,盲目扩张,有的医院床位数甚至超过6000张,成为世界罕见的“巨无霸”。在扩大规模的同时,还大量引进“高精尖”设备。如此一来,大医院形成“虹吸效应”,抽空了基层的优秀人才,导致患者过度集中难以分流,医院的扩张速度赶不上病人的增长速度。因此,大医院医生整天疲于奔命,都在忙着“治已病”,哪有精力“治未病”?

        医学技术越来越进步,医生队伍越来越庞大,而病人却越来越多,这是医生的悲哀,也是医学的失败,值得认真反思。

        医学是生命的保障措施,人类不能有恃(医疗技术)无恐(放纵)

        美国心脏协会曾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如今的医生都聚集在一条泛滥成灾的河流下游,拿着大量经费研究打捞落水者的先进工具,同时苦练打捞落水者的本领。结果,事与愿违,一大半落水者都死了,被打捞上来的也是奄奄一息。更糟糕的是,落水者与日俱增,越捞越多。事实上,与其在下游打捞落水者,不如到上游筑牢堤坝,让河水不再泛滥。作为医生,不能坐着等人得病,而应防患于未然,避免更多人“落水”。

        预防为主,是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但是,由于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这一方针沦为一句口号。专家预言,未来十几年,慢性病在中国将呈“井喷式”爆发。如果“井喷”真的发生了,这将是中华民族的灾难,中国人有可能成为新的“东亚病夫”。2010年,我国慢性病卫生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为70%,而这些疾病大多是可以通过干预避免的。因此,能否阻止慢性病“井喷式”发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兴衰。

        “末端治理”转变为“源头治理”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最近,卫生部提出探索建立医疗服务联合体,让大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利益共同体,通过双向转诊的方式,对居民进行无缝化的健康管理。同时,推动大医院设立全科医学科,鼓励大医院医生做全科医学带头人。这不仅符合医学发展方向,而且体现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今后,大型公立医院应从单纯的治疗疾病为主,转向预防与治疗并重,将“末端治理”变为“源头治理”。

        从顶层设计来说,政府应为落实“预防为主”方针提供政策支撑。例如,借鉴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做法,将“医疗保险”变成“健康保险”。政府不仅要向医院购买疾病治疗服务,还要购买疾病和健康管理服务,由全民健康保险“买单”。从“医保”到“健保”,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体现的却是医学理念的巨大进步。

        医疗消费具有无限趋高性,再多的财富也会被这个“无底洞”吞噬干净。因此,解决13亿人的健康问题,绝不能靠打针吃药,而要靠预防为主。只有病人越治越少,才说明医生的本领越来越高,医学越来越有希望。

        明天谁来当医生?

        医生薪酬过低,直接影响到未来医学人才的供给数量和质量。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公立医院改革的瓶颈。

        伤医事件频频上演,不仅刺痛了广大医务人员的心,而且引发了很多医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忧虑。

        据报道,我国每年培养60万医学生,只有10万人穿上“白大褂”

        很多医学毕业生放弃从医,主要是因为医生这个职业投入大、风险高、报酬低。一方面,老百姓普遍反映看病难,好医生一号难求;另一方面,医学生大量流失,优秀人才不愿从医。长此以往,必将使医疗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看病难问题更加突出。

        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医务人员最不满意的是薪酬待遇,超过八成医务人员认为自己的付出与薪酬不匹配。

        我国卫生行业人员收入水平仅高于社会平均工资18%。而在发达国家,医生的薪酬为社会平均工资3—5倍。

        2007年,在《福布斯》杂志公布的美国最高薪酬职业榜单中,前9位全来自医疗行业,包括麻醉师、外科医生、妇产科医生等,唯一挤进“十强”的非医疗行业职业是商业公司总裁,排在第十位。

        另外,在发达国家,人力成本支出占医院总支出的60%以上,而我国的这一比例不足30%。

        相比之下,我国医务人员的薪酬偏低,很多医生感到劳动价值得不到尊重,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于是把不合法的“灰色收入”视为合理补偿。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薪酬是劳动力在市场上的价格信号,反映了劳动力的稀缺程度。按理说,在优质医疗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医生薪酬必然大大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但是,我国医生的薪酬是由政府决定的,而非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因为绝大部分医院属于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人,医生的薪酬自然受到诸多政策限制。同时,由于非公立医院发展滞后,医疗市场发育不健全,医生的劳动力价格信号还不清晰。

        因此,我国医生的薪酬标准缺乏外部市场参照,难以体现其实际劳动价值。

        医生薪酬过低,直接影响到未来医学人才的供给数量和质量。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看,培养一个本科医学生需要5年,而培养一个博士医学生则需要11年,其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都很高。

        同时,作为一种特殊人力资本投资,医生的就业选择范围窄、风险大。如果人力资本投资得不到等值回报,投资主体就会失去投资的动力。

        例如,在医生薪酬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很多高中毕业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就不愿意考虑医学,因为他们会对不同行业的投资回报率进行对比。如果医生成了一个“又累又穷又危险”的职业,谁还愿意当医生?

        尊重医生,不仅体现在社会地位上,也要体现在薪酬待遇上

        我国医务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他们甘守清贫,用较低的成本维护了较高的国民健康水平。如果继续靠压低医务人员的薪酬来控制医疗成本,必然导致医疗人才越来越短缺,这无异于竭泽而渔。

        可见,医生的薪酬问题,关系到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只有让医务人员拿到令人羡慕的“阳光薪酬”,才能扭转医学人才供给不足和质量下滑的局面。

        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公立医院改革的瓶颈。

        医改表面上是缺钱,实质上是缺人

        因为医生是一个晚熟的职业,需要很长的培养周期,无法速成。有钱可以盖最好的医院,却未必能请来最好的医生。所以,为了避免医学人才流失,政府应允许公立医院突破事业单位的薪酬分配限制,提升人力成本在医院总成本中的比例,扩大可分配薪酬的总量。尤其要提高刚毕业医学生的薪酬标准,解除其后顾之忧。

        同时,大力推进社会资本办医,促进医疗市场的竞争,为医生薪酬市场化创造条件。惟其如此,“白大褂”才能重现魅力。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