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金山——心律学会年会上公布的ALSYNC研究显示,与传统植入术相比,左心室内植入导线起搏的成功率为89%。
旧金山——心律学会年会上公布的ALSYNC研究显示,与传统植入术相比,左心室内植入导线起搏的成功率为89%。
这项多中心研究由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心脏病学家John M. Morgan医生及其同事在欧洲和加拿大的18个中心进行,入选138例患者,目的是探讨使用新型经房间隔系统植入Medtronic Model 3830导线进行左室心内膜(LVE)起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系统目前尚未在美国被用于试验或商业用途,其包括一根可弯曲的导管、一根预成型内导管和射频供电的经房间隔穿刺导丝/扩张器,可通过锁骨下途径进行靶向左室心内膜导线植入。
这138例患者具有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适应证但不能接受传统植入系统治疗或在传统植入治疗后至少6个月无治疗反应。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8岁,78%为男性,40%患有缺血性疾病。主要研究目的是证明进行LVE植入术的患者6个月时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30%。
结果显示,6个月随访时,LVE起搏成功率为89%(118例/133例)。实际观察到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7%(达到研究目的),与传统CRT植入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可比性。
Morgan医生表示,这项技术的潜在局限性可能在于其在实施上存在一定的技术挑战性,因此需要有好的工具,并且需要提高术者的水平。对于具有经房间隔穿刺操作经验的临床医生而言,只需要几个病例就能较好地掌握ALSYNC系统的手术操作。大部分介入电生理学家都有这方面的经验,而植入装置的医生则不一定有。研究数据表明,手术量较高的植入中心,操作时间也较快。这项技术的另一个潜在局限性是手术需要将工具置入左心,由此导致左心可能存在发生血凝块的风险,并进而引起卒中。这对于临床医生而言是主要担心的问题。另一个问题是植入的起搏导线经过二尖瓣,因此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对二尖瓣产生阻碍或干扰。
Morgan医生指出,目前为止尚未观察到在临床方面使其对这一LVE植入术产生担忧的非预期的不良并发症发生率。只要对患者进行抗凝治疗以降低血栓栓塞风险,就没有必要担心卒中风险。该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治疗借鉴,未来将可使用上述新型系统和新一套的技术对不能接受冠状窦植入起搏治疗或接受该治疗后无反应的许多患者进行心脏再同步治疗,并使其从中受益。
该研究获美敦力公司资助。Morgan医生是该公司的付费顾问。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