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管理

2030年香港或现医护荒 最坏情况医生缺1575人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日期:2017-06-16
导读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人口老龄化,医疗体制面对重大压力。香港特区政府医疗人力规划和专业发展策略检讨督导委员会昨日(14日)公布数据,预计至2030年香港会出现“医护荒”,多个医护岗位如医生、牙医、牙医卫生员、普通科护士、职业治疗师、物理治疗师、医务化验师、验光师等都会出现人手短缺问题。其中,医生人手于最坏情况将缺1575人,而普通科护士于最坏情况则缺2727人。

关键字:  医护荒 |  | 香港 |  | 2030年 |  |  |  |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人口老龄化,医疗体制面对重大压力。香港特区政府医疗人力规划和专业发展策略检讨督导委员会昨日(14日)公布数据,预计至2030年香港会出现“医护荒”,多个医护岗位如医生、牙医、牙医卫生员、普通科护士、职业治疗师、物理治疗师、医务化验师、验光师等都会出现人手短缺问题。其中,医生人手于最坏情况将缺1575人,而普通科护士于最坏情况则缺2727人。

        委员会就报告提出10项建议,加强医疗专业人员的培训及吸纳海外人才。香港特区港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表示,香港会依赖本地培训以解决人手不足问题,其他建议都是辅助方式。

        最坏:医缺1575人护缺2727人

        报告指出,虽然医科的资助院校学位已由10年前的250个大幅增至现在的470个,增幅达90%,但根据报告推算,于2030年,医生人手短缺问题会持续恶化,推算2030年将缺1007人,而最坏情况将缺1575人。普通科护士将欠缺1669人,最坏情况将缺2727人。

        消息人士指出,即使现时护士课程有自资院校提供,自资学位亦于过去10年,由610个大幅增至2215个,令护士生增多,但仍未够应付未来的医疗需求,因而仍然会出现人手短缺的情况。

        过剩:精神科护士药剂师

        港府分析数据后推算人手充足的,分别为药剂师、精神科护士、脊医及中医。到2030年,精神科护士将比市场需求多623人,而药剂师亦会比需求多283人,脊医则较需求多40人。该消息人士强调,数据显示人手充足甚至多于市场需求,并非等于人手过剩。他指出,人手充裕才让港府有空间提高现时行业的服务模式及水平,亦可考虑行内的人手分配,以善用人才。

        不过,对于未来各资助医护学额增幅,该消息人士并未有具体建议,只表示会与教育局再作商讨,而自资学位方面,他亦相信市场会自行调节,如自资院校有意开办有关课程,他们亦会提供支持。

        建议退休重聘期增至5年

        针对未来的“医护荒”,报告建议继续增加医疗培训资助学额,善用自资界别提供培训,支持大专院校继续开办自资培训课程。并继续推行重聘计划,重新聘用退休医疗专业人员,聘用期由2年增至5年;更积极通过有限度注册聘请非本地注册的医生,建议合约由现时1年期增至3年。

        报告又建议,在维持专业水平的前提下,医疗相关的管理局及委员会应考虑适度调整现行的安排,例如不限于有关执业资格试、实习安排及有限度注册等,并应主动进行针对性的招聘计划,加强海外宣传有关注册安排,吸引非本地受训的医疗专业人员来港执业。

        高永文表示,香港医护人力资源主要依赖本地培训,其他方法包括挽留医生、有限度注册等,都是辅助机制。

        他指出,有限度注册现时虽然只有10多名医生,但通过医生注册条例后年期由1年提升至3年,希望吸引更多有兴趣回流香港的海外医生,中期目标是能增加至数十名,以帮助解决人手短缺的问题。

        高永文续称,过去几年已逐步提高医学生的学额,强调如有需要会继续增加,但因培训需时,未必能在近年体现成效。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