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心外科

[OCC2017]黄德嘉: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脏性猝死的预防

作者:佚名 来源:医脉通 日期:2017-06-02
导读

          2017年5月26日,第十一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在上海世博中心召开。在此次大会的心脏节律论坛中,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的黄德嘉教授以“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脏性猝死的预防”为题做了精彩报告。

关键字:  心脏性猝死 

        2017年5月26日,第十一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在上海世博中心召开。在此次大会的心脏节律论坛中,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的黄德嘉教授以“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脏性猝死的预防”为题做了精彩报告。

一、血运重建后心脏性猝死(SCD)风险

1.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后心脏性猝死风险评估

        ◈ 直接PCI能降低STEMI患者;

        ◈ 再灌注治疗时间越短,以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事件就越少。

2.直接PCI逆转左室重构作用的评价

        ◈ 左室收缩功能逐步恢复可降低SCD风险;

        ◈ 仅39%患者能获得左心室重构的逆转(收缩末容量减少≥10%);

        ◈ 如果LVEF基础值<50%,伴血浆肌钙蛋白I显著升高,PCI 4个月后LVEF无改善或恶化;

        ◈ 心梗后心衰是SCD的高危因素。

3.急性心梗直接PCI后LVEF的恢复

        ◈ 心梗后5天与4月相比,部分患者LVEF不增加或下降;

        ◈ 存活心肌量决定LVEF的恢复;

        ◈ 心肌梗死后心衰发生率高;

        ◈ STEMI患者直接PCI出院后,SCD是主要的死亡方式。

4.慢性稳定性缺血性心脏病血运重建后SCD风险评估

        ◈ 血运重建后SCD仍是主要的死亡方式;

        ◈ 重度心衰(LVEF<35%)患者从血运重建中获益有限;

        ◈ 离血运重建时间越久,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越大。

        图1 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脏性猝死高危患者监测

二、血运重建后心脏性猝死预防

        201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心血管冠状动脉及电生理介入治疗专家工作组联合颁布了《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脏性猝死的预防》文件,为冠心病血运重建后SCD的预防提供较全面的临床处理建议。

        综上,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脏性猝死的预防可简化为1装支架、2次心超、3个月随访和关注40%四个要点。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