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管理

医联体要真心共享才能“1+1>2”

作者:李红梅 来源:人民日报 日期:2017-05-02
导读

          医联体要产生“1+1>2”的效应,不能满足于医疗机构的简单组合,而应以激励措施形成人、财、物等资源的主动共享。

关键字:  医联体 |  | 医疗集团 |  |  

        医联体要产生“1+1>2”的效应,不能满足于医疗机构的简单组合,而应以激励措施形成人、财、物等资源的主动共享。

        近日,国办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今年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提出组建三级、二级公立医院及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的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在城市主要组建医疗集团,在县域主要组建医疗共同体,跨区域组建专科联盟,在边远贫困地区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医联体内部形成内部分工协作机制,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家庭医生服务等分级诊疗模式。无疑,这是医疗领域的重大供给侧改革,将推动医疗服务体系的重心、内容、形式发生重大转变。

        医联体并非新近才有,各地探索建立的“医疗集团”“医疗共同体”以及有托管、帮扶、支援关系的医疗机构,都属于医联体,全国已有205个城市探索了4种较为成熟的模式。不论哪种合作模式,其目的都在于通过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连续、省钱且优质的医疗服务。

        然而,以往各种医联体最主要的形式,是医生定期或不定期去合作医院坐诊和查房,人们普遍认为这于事无补。因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需要培养大量合格的全科医生人才,需要具备首诊的医疗服务能力,还要配备适用的医疗设备、药品,等等。大医院医生出一下基层门诊,查一次房,并不能系统解决如上问题。反而变成是牵头的大医院通过医联体在基层“挑”病人,“跑马圈地”划地盘,规模越来越大,基层医疗机构更加萎缩,病人、医生都被大医院“虹吸”走。

        因此,新一轮的医联体试点,不能满足于医疗机构的简单组合,还应该在医联体内部形成激励共享机制。这种共享必须是真心实意的共享,是打破行政等级的共享,是确保有激励措施下的人、财、物等资源的主动共享。超越表面的结盟,才能产生“1+1>2”的效应。

        真正的共享,就要避免以大吃小,注重弥补基层的能力缺陷,打破资源按照行政层级配置的原有布局,实现资源在医联体内部的合理配置和流通。比如,三级公立大医院可以主动共享技术,主动培养基层人才,愿意共享检验、化验、影像等医疗资源,让基层医疗机构有能力接待并留住病人。

        当然,解锁共享机制,还要在医联体内部找到最大公约数,形成对合作各方以及病人都有利的公共利益。这需要医联体产生决策机构,代表公共利益行使调配权,对管理手段、经济杠杆、医保支付等激励方式进行配套改革。哪里需要技术、人才,就往哪里调配,并给予合理的薪酬、职业晋升空间。财政补助、设备购置、人才聘用等,也要按照医联体整体要求配置,而不是按照医疗机构的行政等级。

        同时,要打破医保的部门限制,由医联体统一结算,并结合多种付费办法,引导内部各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患者合理就医。卫生部门对医疗机构的考核也需要改变,应该考核医联体整体服务情况,而不是单纯考核单个医疗机构。在一个地区,不应只有一个医联体,而应该建立多个相互竞争的医联体,从而避免大医院的“圈地”行为。

        13亿人民的健康问题,不可能都指望少数大医院来解决。早日建成共享的医联体,扩大优质医疗资源的覆盖范围,形成合理的分级诊疗体系,才能一步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老大难问题。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