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bet金博宝

平衡晶体液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 孙波 来源: 重症医学 日期:2017-04-24
导读

          静脉输液是危重病患者治疗的基础,包括:低血容量患者的液体复苏,持续液体丢失患者的液体补充,以及对不能进食的患者提供维持生理需要的液体量。临床上现有的一系列晶体液包括: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和各种平衡晶体液。生理盐水里的氯化物浓度为154 mmol/L,这相对于正常人血浆中的氯化物浓度约100 mmol/L是明显偏高的。而平衡晶体液的氯化物浓度更接近于人体血浆,同时还含有其他阴离子,如非生理浓度的乳酸盐和醋酸盐。

关键字:  平衡晶体液 

        静脉输液是危重病患者治疗的基础,包括:低血容量患者的液体复苏,持续液体丢失患者的液体补充,以及对不能进食的患者提供维持生理需要的液体量。临床上现有的一系列晶体液包括: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和各种平衡晶体液。生理盐水里的氯化物浓度为154 mmol/L,这相对于正常人血浆中的氯化物浓度约100 mmol/L是明显偏高的。而平衡晶体液的氯化物浓度更接近于人体血浆,同时还含有其他阴离子,如非生理浓度的乳酸盐和醋酸盐。

        已有研究表明:输注生理盐水与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及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是相关的,并可能会导致高钠血症。当然,平衡晶体液也可能有潜在的不良影响。特别是,平衡晶体液可能会加重代谢性碱中毒,因为所有的平衡晶体液与生理盐水相比是呈相对碱性的,这在临床上具有潜在的重要意义,对于ICU患者而言,即便是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液体复苏,血清碳酸氢盐也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所以发生代谢性碱中毒很常见。其他关于平衡晶液的潜在问题有:乳酸盐缓冲液可导致某些患者群体出现高乳酸血症,另外,在一些平衡晶体液中,因钙离子的存在,可能使之与应用柠檬酸保存的血制品之间存在配伍禁忌,而且在平衡晶体液中所包含的非生理浓度的阴离子,其生理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也还是未知的。

        最近的研究数据显示,平衡晶体液貌似已取代了生理盐水,成为成年危重病患者最常用的静脉复苏液。平衡晶体液使用的增加,是得益于以下三项观察性研究的支持。首先,在一项评价接受开腹大手术患者预后的研究中,对两组患者在手术当天分别只输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酸/醋酸缓冲平衡晶体液,结果发现:使用平衡晶体液与术后主要并发症减少有关,包括需要血透的肾衰竭、输血需求、术后感染、以及需要进一步查因的酸中毒。其次,同样的一批研究者在关于成人脓毒症患者的研究中也有类似的调查研究报道:对脓毒症患者采用平衡晶体液复苏(主要是乳酸盐缓冲液),可使患者住院死亡率从22.9%降至19.6%。第三项研究,针对于存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患者,在校正疾病严重程度及总液体量因素后,其住院死亡率的增加与其静脉输注氯化物的增加是相关的。

        一项针对随机对照试验和观察性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在围手术期及危重病患者中分别给予了富氯与乏氯的液体进行液体复苏,结果表明:生理盐水可使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风险增加60%。然而,这项荟萃分析所涉及的患者中有超过四分之三是来自一项前后研究的,该研究是在一个单中心ICU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不使用富氯液体(包括生理盐水)与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和需要肾脏替代治疗的比例下降是相关的。但在该ICU中除了不使用生理盐水之外,同时也停用了明胶胶体液。因为有研究表明,明胶胶体液的使用与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风险增高是相关的,所以有理由认为这项研究所观察到的阳性结果与ICU停止使用明胶有关,至少有部分相关。当把该研究从上述荟萃分析中剔除,那么结果则是:富氯的液体对急性肾损伤的发生风险并没有影响。另外,在这项荟萃分析之后,又有两项观察性研究报道称: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风险与其静脉晶体液的选择是没有相关性的。最近一项包含了14项随机对照试验的网络荟萃分析发现:脓毒症患者使用平衡晶体液复苏,与生理盐水相比较,平衡晶体液与死亡率的下降相关,但与肾脏替代治疗的需求并不相关。

        关于生理盐水与平衡晶体液之间的有效性的比较,目前最有力的证据是来自SPLIT研究【一项比较生理盐水与Plasma-Lyte 148®(勃脉力,一种葡萄糖酸/醋酸缓冲晶体液)在ICU中液体治疗的研究】,这是一项在新西兰四个ICU中开展的集群交叉研究,共纳入了2278例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生理盐水或者葡萄糖酸/醋酸缓冲晶体液,结果两组病人的预后并无差别。但该研究中患者接受的治疗液体总量较少(中位数为2L),而且其疾病严重程度较低。然而,SPLIT研究中所有主要研究亚组住院死亡率的评价结果均偏向于葡萄糖酸/醋酸缓冲晶体液。此外,在SPLIT研究的事后分析中,剔除了择期手术患者,葡萄糖酸/醋酸缓冲晶体液组和生理盐水组的死亡率分别为78/507即15.4%和83/472即17.6%(RR 0.87,95% CI,0.66–1.14)。因SPLIT研究中统计学上的不足,未能确定该研究中死亡率影响因素的强度,因此,评价比较生理盐水与平衡晶体液对ICU中危重病患者死亡率的影响还需更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

        目前,就现有的各种平衡晶体液而言,它们的相对安全性及有效性仍不确定,因为还没有直接评价各种平衡晶液对危重病人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但乳酸盐溶液,比如:哈特曼溶液,因其普及广泛、便宜而被经常使用,并且已有很长一段时间,它的广泛使用,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基于这样一个推测:乳酸盐溶液与生理盐水相比,对患者有更好的安全性和潜在的有益效果。相比之下,SPLIT研究确实提供了一些支持葡萄糖酸/醋酸缓冲晶体液安全性的数据,且因其所观察到的死亡率评价结果,使得临床上用葡萄糖酸/醋酸缓冲晶体液来替代生理盐水以降低死亡风险这一可能性有所提高。目前,两项把葡萄糖酸/醋酸缓冲晶体液与生理盐水进行比较的大规模RCT研究即将招募患者,并最终来验证或者反驳这样一个假设:在危重患者中,使用葡萄糖酸/醋酸缓冲晶液替代生理盐水进行液体复苏能减少死亡率。一项是重症监护网络上的巴西人的项究,这是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计划纳入11000例收治ICU的伴有中-重度急性肾损伤风险的危重病患者。另一项是把Plasma-Lyte 148®(勃脉力)与 生理盐水进行比较的研究(即PLUS研究),将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重症监护协会临床试验组(即ANZICS-CTG)主导进行,将纳入8800例在ICU需要液体复苏的危重病患者,这些患者均留置了动脉导管和中心静脉导管,并且预期是不适合进食的。这两项研究的主要终点是90天全因死亡率,次要终点包括90天内患者需要肾脏替代治疗的肾损伤累积发病率。同时,两个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组正在协调,试图结合两个研究所纳入的患者数据做荟萃分析。不管上述研究结果如何,而相对于醋酸盐/葡萄糖酸盐缓冲液更便宜,使用更广泛的乳酸盐缓冲液,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议题,需要进一步后续研究。

        原文:http://pan.baidu.com/s/1qXZJpFm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