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危重病医学领域权威杂志Intensive Care Medicin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旨在评估在重症监护病房实施多方位减少呼吸道并发症措施的脑损伤患者结局
该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全国范围内的前后对比试验。研究人员招募了20个法国重症监护室内需要机械通气>24小时的成年急性脑损伤患者,监测和分析了在2013年7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4个月)期间有创通气的脑损伤病人的管理。基础期后(2013年1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呼吸机的设置和决定拔管作为加快停止有创通气的目标。在干预期间,小潮气量(≤7ml/kg)、中度呼气末正压(PEEP,6-8cmH2O)和早期拔管方案被建议选用。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第90天没有进行有创通气的天数。两个期间以及依从组和不依从组进行了比较。
从20个重症监护室中共纳入744名患者(391例干预前;353例干预)。在两个时期第90天没有进行有创通气天数之间无显著差异[71(0-80) vs. 67(0-80)天,P=0.746]。干预之后患者接受完整建议的依从性从8(2%)例增加到52(15%)例(P<0.001)。在第90天,60例(8%)依从推荐治疗方案的患者没有进行有创通气的天数要比684例(92%)偏离推荐方案的患者要多[分别为77(66-82) vs. 71(0-80)天,P=0.03]。在依从组的死亡率为10%,非依从组为26%(P=0.023)。多元分析[风险比(HR)为1.78,95%可信区间(95%CI)为1.41-2.26;P<0.001]和倾向评分调整分析(HR为2.25,95%CI为1.56-3.26,P<0.001)均显示依从性是减少机械通气时间的独立因素。
由此可见,脑损伤患者依从建议的低潮气量、中度PEEP和早期拔管似乎增加了无呼吸机天数。
原始出处:
Karim Asehnoune, et al.A multi-faceted strategy to reduce ventilation-associated mortality in brain-injured patients. The BI-VILI project: a nationwide quality improvement project.Intensive Care Medicine.2017.http://icmjournal.esicm.org/journals/abstract.html?v=0&j=134&i=0&a=4764_10.1007_s00134-017-4764-6&doi=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