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心外科

Cheuk-Man Yu:心力衰竭植入器械治疗——当前发展状况

作者:佚名 来源:《门诊》杂志 日期:2017-04-15
导读

          世界心力衰竭大会(WHFC 2016)首次携手享誉国际的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此次联合会议秉承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的宗旨——“我参与、我奉献、我分享、我快乐”,旨在为世界各地涉及心衰领域内的医疗、健康和研究专业人员提供一个独特的平台,分享成果、分担风雨、追求卓越、共享发展。

关键字:  心力衰竭 

        世界心力衰竭大会(WHFC 2016)首次携手享誉国际的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此次联合会议秉承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的宗旨——“我参与、我奉献、我分享、我快乐”,旨在为世界各地涉及心衰领域内的医疗、健康和研究专业人员提供一个独特的平台,分享成果、分担风雨、追求卓越、共享发展。希望以此将全世界从事心力衰竭的医护人员、保健工作者和研究人员联合起来,为全世界致力于心力衰竭专业的同仁提供一个开放的世界性舞台,全方位介绍近年来预防、基础研究到临床诊治等方面的突出成就。

        会上,世界心力衰竭学会主席Cheuk-Man Yu教授在“学科聚焦:世界心力衰竭大会2016暨长城会心脏功能与心力衰竭论坛开幕式讲座”专场中,针对心力衰竭植入器械治疗的当前发展状况进行了分享。

        心力衰竭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阶段的结果,正如专家们所说:“心力衰竭是心脏病最后的战场”,而且目前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健康问题。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患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血脂异常)增加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生存状况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将越来越多。针对心力衰竭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还包括器械治疗。其中,心力衰竭器械治疗包括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心脏收缩力调制术(CCM)以及降落伞装置。

1、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通常利用电脉冲或电击来治疗发生于心室的致命性的心律不齐。ICD在人体内能在数秒钟内检测到危及生命的室速和(或)室颤,并进行相应的治疗。ICD是近20多年来经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循证医学证实的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预防心脏猝死的有效手段,ICD植入技术也已越来越多的被临床应用。关于ICD的临床试验,包括:MADIT Ⅱ、COMPANION、DEFINITE以及SCD-HeFT。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衰指南推荐缺血性或非缺血性的心衰患者植入ICD以预防SCD的发生。

2、心脏再同步治疗

        CRT的临床获益在于可改善心力衰竭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降低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率;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心原性猝死(SCD)。

        COMPANION研究结果显示,CRT可减少心血管事件。另外,一项多中心自动除颤器置入试验伴心脏再同步治疗的研究——MADIT-CRT研究,纳入1820例缺血性心肌病/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标准为:EF≤30%,QRS≥130 ms,NYHA分级为Ⅰ/Ⅱ。通过对比CRT-D植入与单纯ICD以验证CRT-D治疗是否能够减少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发生全因死亡或者心力衰竭)。平均随访时间为2.4年,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在CRT-D和ICD组分别为17.2%和25.3%。CRT-D相对于ICD的危险比为0.66(95%CI: 0.52~0.84, P=0.001),相对于单纯ICD治疗,CRT-D给患者带来的临床益处在缺血性心肌病组或非缺血性心肌病组无明显差别。可知,对于临床症状相对较轻(NYHA Ⅰ/Ⅱ级)的低射血分数、宽QRS波患者,CRT联合ICD治疗能显著降低心衰事件的发生风险。另外,CRT对心功能的益处包括:改善心脏收缩功能(射血分数、心输出量,dp/dt);增加舒张期充盈时间;左心室容积和左心室重量降低,改善收缩功能和几何形状,从而逆转左室重构,并且CRT早期逆转左心室重构可预测长期生存率;减少二尖瓣反流。CRT-P与药物治疗的Meta分析显示,CRT-P和CRT-D使全因死亡率分别减少34%和42%。2003年ACC/AHA指南中CRT被首次批准治疗心力衰竭,一般主要适用于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NYHA分级Ⅲ/Ⅳ级)。相关Meta分析显示,CRT在QRS为120~150 ms时限中没有获益。对于无应答的问题,在2015年更加细化患者选择标准。目前无导线左心室起搏系统正在进展中。

3、心脏收缩力调制术

        CCM是心力衰竭的一种新的电治疗方法。CCM通过在收缩后期提供一个大振幅的电流,以增加左心室的固有收缩性,而CCM并不是一个心脏起搏器或除颤器。CCM包括IPG(小,可充电电池,定位灵活)、充电器(易携带,电池驱动,完整性测验)以及程序器(直观的用户界面,远程支持)。

4、降落伞装置

        “经皮心室重建术”是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易发的心力衰竭的陈旧前壁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的新的治疗方法。这类患者常因本身病情危重而无法承受外科手术治疗。而“经皮心室重建术”基于国外最新研发的一种微创导管分隔装置——Parachute(降落伞装置)。相关荟萃分析发现,治疗缺血性心衰患者中的2年可行性良好。降落伞装置是一个左(心)室隔离装置,形似“降落伞”,采用微创介入的方法,经股动脉置入到左室心尖部,将异常收缩的室壁隔离开,从而减少左室容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特点在于:维持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在心室上腔通过改变左心室形态降低室壁张力;减少舒张末充盈压;使用高顺应性的“降落伞”来替代僵硬的疤痕。术中通过心尖视野超声来确定输送鞘的位置,球囊扩张释放“降落伞”装置。

5、小 结——更强 更快 更高

        Cheuk-Man Yu教授总结道,针对心力衰竭器械治疗方面,虽然有药物治疗,但是器械治疗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一种器械治疗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尚有改善的空间。希望通过国内外各方面的努力,共同将心力衰竭治疗事业推向一个更强、更快、更高的阶段。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