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疑似冠脉疾病是选择造影还是非侵入性的功能测试会对随后的临床治疗和效果产生影响。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旨在研究症状稳定的门诊患者初次使用无创心脏检查和随后的用药、有创手术和治疗效果之间的相关性。
对于疑似冠脉疾病是选择造影还是非侵入性的功能测试会对随后的临床治疗和效果产生影响。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旨在研究症状稳定的门诊患者初次使用无创心脏检查和随后的用药、有创手术和治疗效果之间的相关性。
共收集了2009至2015年期间参加丹麦全国登记注册的患者,这些患者均初始接受了冠脉CT扫描血管造影(CTA)或功能测试(运动心电图或压力测试)。研究人员对这些患者120天内进一步采取的无创检测、有创手术、用药和医疗费用进行评估。采用调整的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长期死亡率和心肌梗死(MI)的风险。
共有86,705例患者进行了功能检查(n = 53,744,平均年龄57.4岁,男性49%)或冠状动脉CTA(n = 32,961,平均年龄57.4岁,男性45%),随访时间中位数为3.6年。与功能测试相比,冠状动脉CTA后使用他汀类药物(15.9%vs.9.1%),阿司匹林(12.7%vs. 8.5%),冠状动脉造影(14.7%vs. 10.1%)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3.8% vs. 2.1%)的比例显著升高(P均<0.001)。冠状动脉CTA后的进一步检查、有创手术和药物的平均费用显著升高(995美元对 718美元; P <0.001)。冠状动脉CTA后未调整的死亡率(2.1%vs. 4.0%)和MI住院率(0.8%vs. 1.5%)均低于功能测试(P均 <0.001)。调整后,冠状动脉CTA后全因死亡率与功能测试相当(风险比:0.96;95%CI:0.88-1.05),MI风险低(风险比:0.71;95%CI:0.61-0.82)。
对怀疑有冠脉疾病的稳定患者进行初步评估时,冠状动脉CTA与随后使用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和有创手术比例更高有相关性,治疗成本高于功能测试。冠状动脉CTA与心肌梗死的风险低相关,但CTA和功能测试的全因死亡率相似。
原始出处:
Mads E. Jorgensen, et al.Functional Testing or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ACC. 11 April 2017.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