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医院暴力事件频频登上各大媒体头条,各种“医闹”和医疗纠纷让医患关系降到了“冰点”。
近年来,医院暴力事件频频登上各大媒体头条,各种“医闹”和医疗纠纷让医患关系降到了“冰点”。
据统计,2014年,公安机关破获涉医刑事和治安案件近6000起,及时制止发生在医院的现行违法行为8000多次。而此后几年,这些数字都呈现出下降趋势。国家司法机关的积极作为,有效震慑了暴力伤医分子,但这些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没有随之消弭。
那么,中国的医生和患者是否真的“友尽”了?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许多人大代表都在积极给医患关系改善“支招”。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第一医院、南京市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陈鑫算了一笔账:一个上午,8点到12点这4个小时中,如果一个门诊医生要看100个病人,那平均一个病人的时间是两分半钟。如果这100个病人中的10个病情比较重,每个人要花10分钟,那留给剩下90个病人的问诊时间会更短。
这样的后果是,部分医护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而患者排了半天队,一两分钟就被“打发”了,难免会心生怨言。
陈鑫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优化医疗资源分配着手,给医生减负,也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医患沟通,同时医护人员除了有高智商,也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情商,提高沟通能力和沟通效率,做到标本兼治。
而我国公民健康素养整体水平较低的现状,则加剧了医患矛盾。
2008年,我国首次开展城乡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仅为6.5%。这说明每100个人中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还不到7个人。近几年来,公众健康素养水平有所提升,但成效不明显,2012~2014年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8.8%、9.5%、9.8%。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孙伟说:“很多人对生命、疾病、死亡等没有正确认识,对现代医学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只要钱花到,啥病都能好’,盲目追求昂贵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一旦疗效不佳则产生巨大心理落差,由此产生不满、猜疑甚至极端情绪,进而诱发暴力伤医行为。”
但这并不意味着,打着所谓“情绪宣泄”的旗号进行违法犯罪的行为就可以姑息。陈鑫认为,近几年,伤医暴力事件时有发生,这些现象如果再得不到有效遏制,正常的医疗秩序将受到严重影响。
“对违法犯罪分子的纵容,可能引发‘破窗效应’,如果违法成本太低,可能导致更多人效仿违法。”他说,“我们应当坚持依法治国,落实医院暴力零容忍。”
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医科大学原校长瞿佳注意到,一些大数据统计结果表明,通过司法系统的努力,伤医、杀医、辱医事件已经得到了有效遏制,他希望继续保持这种高压政策。瞿佳还建议在法院系统和检察院系统培养既懂法律又懂医学的两栖型专业人才,不然“医生去打官司,跟法官都说不清楚,会造成很大混乱”。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