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

关于女性贫血,你需要知道这些

作者:佚名 来源:医脉通 日期:2017-03-15
导读

         贫血是当今全球分布最广泛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之一,女性人群尤为常见。关于贫血,你知道多少?

关键字:  贫血 | 女性 | 铁 

贫血就一定是缺吗?

        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和/或血细胞比容(HCT)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正常标准,相应的标准见表1。

        表1WHO贫血标准

        根据病因,贫血分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其中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但铁缺乏只是贫血的众多原因之一,出血、溶血、造血功能障碍、缺B族维生素等均可能造成贫血。

        贫血在临床工作中比较多见,涉及的病种较多。它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在血液系统中的表现。因此,贫血诊断中病因的诊断非常重要,医生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病因检查项目。

贫血不仅仅是头昏那么简单

        头昏是贫血的典型症状,但贫血带来的危害不仅仅头昏这么简单,常见症状见表2。

        此外,妊娠期女性尤其要关注贫血的情况,这个时间发生贫血对孕妈妈和胎儿都有不良影响。

        因此,重视妊娠期贫血,使其能够预防、早期识别、尽早治疗,对于保护母儿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何“你贫,他/她不贫”?

        缺铁性贫血在成年女性中较为多见,那么女性为什么更容易患贫血呢?

1.生理因素

        女性血红蛋白、红细胞及血细胞比容普遍低于男性。男性激素(雄激素,如睾酮)有促进血红蛋白合成的作用,而女性激素(雌激素,如雌三醇)则没有这种作用。因此,女性更易发生贫血。

2.月经丢失

        女性月经过多,反复失血易导致贮存铁耗尽。与男性相比,女性每月月经出血会损失一部分铁。男性身体每天丢失的铁不超过1mg,而女性每天比男性多损失铁0.5mg左右。因此,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给出居民膳食铁推荐摄入量为:成年男性12mg/d,成年女性20mg/d。

3.不良饮食习惯

        女性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造成营养摄入不足,导致贫血。现代社会普遍“以瘦为美”,因此很多女性在饮食中坚持“素食主义”,拒绝肉类。然而,肉类不仅富含元素铁,其中的血红蛋白铁消化吸收率又高,因此是铁的良好来源。而一些植物来源的食物虽然也富含铁,但因为消化吸收率不高,因此并不是铁的最好来源。此外,因为维生素B12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因此素食者如果饮食搭配不当容易缺维生素B12,亦容易导致贫血。

4.特殊时期的特殊需要

        女性在孕期及生产过程中会消耗自身的铁储备,如果消耗过多或外源摄入不足,则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三点建议

1.预防为先——饮食指导

        WHO指南推荐食用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内脏、绿叶蔬菜。常见富含铁的食物。

        上述食物中,以动物性食物为首选,因为动物性食物中的铁元素更易被人体吸收。促进铁吸收的食物有水果、土豆、绿叶蔬菜、菜花、胡萝卜和白菜等含维生素C的食物,抑制铁吸收的食物如牛奶及奶制品,谷物麸皮、谷物、高筋面粉、豆类、坚果、茶、咖啡、可可。

2.预防性铁剂补充

        生育期女性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可以预防性补充铁剂,建议缺多少补多少,日常摄入量(膳食+药物补充)不应超过60mg。常用的口服铁剂见表5。

3.治疗性铁剂补充

注意事项

        1.口服铁剂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便秘等,与食物同食可以明显减轻不良反应。在能耐受的前提下,应在进食前1小时服铁剂,并且与维生素C同服,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服。

        2.注射铁剂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疼痛、头痛、头晕、发热、恶心、呕吐等,并且有可能引发致命的过敏反应。建议仅在口服铁剂不能耐受或者疗效不满意时使用。

        3.指南中使用的都是元素铁含量,需要使用公式换算药物用量:10mg元素铁=50mg七水合硫酸亚铁=30mg富马酸亚铁=83mg葡萄糖亚铁。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