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心外科

抗栓治疗相关消化道出血,你需要这8条建议

作者:佚名 来源:医脉通 日期:2017-03-09
导读

         心内科有很多患者需要接受抗栓治疗。随着新型药物的出现、临床指南的推广,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抗栓治疗不断强化。抗栓治疗在带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获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出血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是消化道出血。如何降低消化道出血风险?发生消化道出血后应该如何处理?何时重启抗栓治疗?何时进行内镜检查?

关键字:  消化道出血 

心内科有很多患者需要接受抗栓治疗。随着新型药物的出现、临床指南的推广,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抗栓治疗不断强化。抗栓治疗在带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获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出血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是消化道出血。如何降低消化道出血风险?发生消化道出血后应该如何处理?何时重启抗栓治疗?何时进行内镜检查?

        《抗栓治疗消化道损伤防治中国专家建议(2016·北京)》提出了8条建议:

        1.消化道出血是冠心病患者抗栓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无论是新型P2Y12受体拮抗剂还是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疗效均优于传统治疗,但总体出血发生率较高,胃肠道出血发生率也较高,应该基于出血风险合理选择,并重视防范。

        2.直接口服抗凝药物的疗效不劣于华法林,尽管总体出血风险较低,尤其是颅内出血,但是胃肠道出血风险未见明显降低,长期用药患者应该重视防范消化道出血。如需抗凝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应更严格掌握适应证,并重视预防出血。

        3.出血是冠心病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出血后输血应该采取谨慎的策略。

        4.鉴于质子泵抑制剂(PPI)是心肌梗死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对有心血管高危因素的人群,选择PPI时要慎重。

        5.现有的临床研究尚不能证实联合PPI增加服用氯吡格雷患者的心血管事件或总死亡率,但PPI可使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在降低消化道出血风险方面获益。

        6.药理学研究证实不同PPI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存在差异,但尚无临床预后终点研究证据,对于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临床医师应遵循药物说明书,选择没有争议的PPI;建议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PPI联合应用的时间,高危患者可在抗血小板治疗的前6个月联合使用PPI,6个月后改为H2受体拮抗剂(H2RA)或间断服用PPI。

        7.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的患者,应充分评估心血管病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权衡利弊,进行内镜下检查或治疗。

        8.抗栓治疗患者消化道出血稳定后,应该尽快恢复抗栓治疗,治疗时机应个体化处理,充分治疗下1周可能是合理的选择。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