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医学教育

SCI论文写作“三步走”

作者:MedSci研究 来源:MedSci研究 日期:2017-03-07
导读

做科研的,无论是实验研究还是人群研究,最后成果的落实都离不开论文的撰写或课题的申报,那么对于三大用于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检索工具/检索系统SCI(科学引文索引 )、EI(工程索引 )和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肯定是不会陌生的,其中以SCI影响力最为深远。

关键字: SCI论文写作

那么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总有一个重要的直观的指标,也就是我们平时常常谈及的影响因子(IF),系指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计算方法如下:

影响因子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若以2015年的某一期刊影响因子为例,IF(2015年) = A / B

其中,A = 该期刊2013年至2014年所有文章在2015年中被引用的次数;B = 该期刊2013年至2014年所有文章数。

一般IF和论文质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正确选择符合自己论文水平的杂志可以很大程度提高投稿的命中率哦。下面我们就来温故知新一下SCI论文写作吧。

SCI论文写作第一步

写SCI论文确实不易,不仅对内容要精益求精,对于论文格式也要了然于胸,几乎每个杂志都有其专属的论文框架,但也不用慌,不难发现得是其中总有一些大同小异的部分,如下:

题目(Title)——论文研究主题;摘要(Abstract)——论文研究目标、研究成果的整体概况;前言(Introduction)——论文研究现状及价值分析;方法(Methods)——描述性、分析性或实验性方法验证自己的假设;结果(Results)——论文中比较科学的数据内容; 讨论(Discussion)—— 将研究所得的结果与前人或自己的预期进行比较,分析原因及可能的结果解释;参考文献 (Deferences )——所有引用过的其他学者的文章。

论文框架已熟烂于心,那么从哪个先着手呢?

小编觉得每个作者都有其喜欢或者习惯的写作策略,不过在此还是与大家分享一个比较普遍的写作顺序。正如经历过的大大小小考试中,我们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较高的成绩,会选择先易后难一样,一篇SCI论文最难的地方莫过于讨论部分,也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

明确了最难的部分,那么论文的讨论一般是留到最后的,想知道自己的论文能有什么优势或者创新之处,那么结果就是开篇的首选,你有怎么样的结果,就会有怎么样高度的论文,一般是这样的,所以结果部分要花心思,即使是前人已经研究过的同样的结果也要在统计方法上、图表上或结构上“突围”,不同的研究时间、不同的研究地点或者说不同的研究人群都是很有价值的结果,所以切不可轻易放弃哦!

接下来不管是先撰写材料方法还是前言背景,都将水到渠成,贵在坚持,当看见自己的论文每个框架被填满后,恭喜你,你已经拥有自己的“Draft”,只要按照不同的专业选择合适的期刊对论文框架进行组稿,再上传投稿,那么你已经踏出了SCI论文写作的第一步。

SCI论文写作第二步

接下来就是在漫长的投稿、修稿、改投中度过了,那么先让我们熟悉一下投稿中常见的各种显示状态吧,只有了解自己论文审稿状态,才能事半功倍!

论文上传结束后,一般首先出现“Submitted to Journal”提示上传成功,目前暂时无需特殊处理,只需静静等待。

之后,出现“With editor”提示所投稿件到主编手里并在准备分派编辑,出现“Editor assigned”提示编辑分派成功;出现“ Editor Declined Invitation”提示编辑拒绝邀请,这时主编通常会重新分派,只是时间问题。

当出现“ Reviewer(s) invited”时提示编辑已接手论文处理,正在邀请审稿人中。(这段时间的长短与能否找到合适的审稿人有关,为了缩短审稿时间,作者可以向编辑推荐审稿人)

之后的“ Under review”是一个相当漫长的等待时间,提示审稿人已接受审稿,一般审稿时间为一个月左右,如果被邀请审稿人不想审,就会延迟提交审稿人意见或者直接不提交,这时编辑会重新邀请别的审稿人,可想而知的等待咯。

随后“required review completed”提示审稿结束,等待编辑处理,此过程可短则几天,长则数周。

等待总是有收获的,当看到“Decision in Process”时,就提示编辑开始考虑是给修改意见、还是直接拒收或者也有小概率的直接接收。修改一般分为“ Minor revision”和“Major revision”,前者一般改动不大,只要按照顺序认真细心得回答每一个审稿人的每一个问题就行。而后者可能对作者的要求较高,有的是对文章结构的重新组稿,有的是对文章结果的质疑,有的是对文章立意的建议等等,具体的说,作者所需要做的是针对审稿人的问题,一个一个的做出答复,不错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解释清自己的论文,或者与审稿人意见相左的结论。

修完稿件后“Revision Submitted to Journal”提示编辑已经再次审理。如果只是小修改,

编辑看后会马上显示“Accepted”这个状态,如果你的回答未能让审稿人满意,那么很遗憾“Rejected”这个字眼告诉作者可以再次选择其他杂志了。但也不要太灰心,只要有审稿人意见,那便是下一次投稿的宝贵财富。

SCI论文写作第三步

论文无论是被“Accepted”或者是被“Rejected”都可以总结经验或教训,下面小编罗列一些可能的退稿缘由与大家分享,为下一次腾飞做准备哈:

(1)不符合该杂志宗旨或主题;

(2)近期该杂志已有类似论文发表,所撰写论文无新意;

(3)该论文属于多种对照小样本,样本量过小,研究参考价值小;

(4)没有预先假设或预实验数据结果、没有有说服力的计算或统计校正;

(5)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常说的言语表达或论文逻辑过于粗糙,不能满足杂志要求;

(6)论文科学性差,统计结果不严谨,未能深度挖掘数据,讨论过于表浅,无参考价值;

(7)所检测的生物标志物与疾病或者论文结论之间存在争议或不明确。可信度及准确性较差;

(8)论文中存在各种偏倚,前瞻性研究以失访偏倚最为常见,回顾性研究以回忆偏倚为主,实验性研究中的混杂偏倚多见,由一个或多个潜在的混杂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联系,从而使两者之间的真正联系被错误地估计。作者注意或未注意论文存在的缺陷却未能调控的。

分享: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