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改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到2020年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通过改革使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升,让改革最大限度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健康权益。
到2020年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构和创新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是贯穿深化医改全过程的核心。纵观我国深化医改的总体安排,从“四梁八柱”到“五位一体”,再到“五项基本制度”,从起步时期的五项重点工作,到“十二五”时期的“3+X”安排,再到“十三五”时期的“5+1”部署,就是从健全服务体系、重构制度体系,最终形成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应该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需要不需要应该是设计改革方案的根本依据;人民高兴不高兴应该是推动改革实施的根本准则;人民满意不满意应该是评价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准。以此反观和思考深化医改的工作进展,分析和展望“十三五”深化医改的部署,至少以下三点值得肯定,并进一步加速推进。
一、坚持以基层为重点,让改革最大限度地贴近群众
一是夯实基础工作,着力巩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规划和建设管理,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设备、人员和服务功能定位相匹配。二是提升服务能力,着力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完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制度,吸引优秀应届毕业生到基层机构全科岗位工作;建立健全符合基层实际人事薪酬制度,拓展基层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空间,使优秀人才在基层用得好、留得住。三是强化人文关怀,着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健全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主体,以老年人、高血压和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患者等特殊人群为优先重点、以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和个性化健康管理为基本服务内容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通过与居民建立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为群众提供全面、连续、有针对性的一体化服务。努力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打造成为百姓健康的“守护人”和医保费用的“守门人”。
二、坚持预防为主,让改革最大限度地惠及全民
一是强化关口前移、防治结合。针对影响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抓好疾病预防保健,建立健全覆盖全人群的系统连续的慢性病健康管理体系,从更多依靠临床医疗向更加有效的疾病预防、更加科学的健康促进拓展,从为相对少数的患者服务向为绝大多数人的健康服务。二是健全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持续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稳步提升项目补助水平,建立稳定的项目调整机制,依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有机整合。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医院“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创新开展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癌症早期筛查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三是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推进中医理论转化和科技创新,弘扬中医养生文化。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健康理念、健康知识和保健技能,促进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努力使人民群众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得了小病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预防小病变大病。
三、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让改革最大限度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健康权益。
一是通过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保持全民覆盖,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建立健全以基本医保为基础、多层次医保制度相衔接的全民医保体系,通过深化支付方式改革,创新医保管理模式,提高医保管理效率和效益,实施异地即时结算,完善全民医保制度,让百姓看病就医、健康保障具有根本依靠。二是通过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强化政府办医职责和出资人责任,改革优化投入补偿、服务价格、服务支付等外部政策环境,推进公立医院治理结构、人事分配等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突出公立医院公益性,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改善和优化医疗服务,让人民群众具有更多的“获得感”。三是通过建立药品生产、流通、销售、使用等系统监管机制,保障药品质量;通过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优化集中招标采购,推动医药分开,切断医院和医务人员与药品、耗材间的利益链条,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通过建立健全药品监测预警和分级应对机制,解决低价药、“救命药”、“孤儿药”以及儿童用药的供应问题,最终确保百姓用药安全、有效和经济。
总之,系统推进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说到底就是要贴近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让最广大人民群众从改革中得到实惠,通过改革使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升。
简介:王建存,1961年6月生,南开大学毕业,文学硕士,先后任职于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天津市卫生局,现任天津市医改办主任、市卫生计生委主任。王建存同志长期从事教育、卫生管理工作,具有坚实的管理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