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外科

医师郑琳:不是所有的肝脏血管瘤都要手术

作者:佚名 来源:科学网 日期:2017-02-25
导读

          在单位组织的职工体检中,37 岁王女士在彩超检查时被告知,肝脏上有个 3 厘米大小的血管瘤。“瘤子?不会是肝癌前兆吧?” 这可把她吓坏了。

关键字:  肝脏血管瘤 

        在单位组织的职工体检中,37 岁王女士在彩超检查时被告知,肝脏上有个 3 厘米大小的血管瘤。“瘤子?不会是肝癌前兆吧?” 这可把她吓坏了。

        河南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周进学介绍,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不是老百姓口中的肿瘤或者癌症,它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肝血管先天性发育异常,引起肝脏末梢血管畸形。说得更直接一点,它只是一个异常扩张的血管团。

        像王女士这样的 3 厘米大小的血管瘤,通常生长缓慢,无需特殊治疗的,定期进行肝胆部位的彩超体检即可。周进学提醒以下这些情况都应该及时予以治疗:

        1.血管瘤直径达 5-10 厘米的患者,有明显腹部胀痛、胃胀等临床症状者;

        2.血管瘤直径大于 10cm 的患者,无论有无症状;

        3.血管瘤位于肝脏外缘,比如肋下等,容易外伤破裂;

        4.肿瘤有增大趋势者;

        5.不能与肝癌等恶性肿瘤明确鉴别者;

        在肝血管瘤的治疗方法上,传统的肝血管瘤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但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目前绝大多数肝血管瘤通过介入治疗的方法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

        河南省肿瘤医院放射介入科副主任医师郑琳介绍,目前介入治疗肝血管瘤的主要方法包括肝动脉栓塞、微波消融治疗。

        微波消融治疗是将一根特制微波针,在 CT 引导下,经皮穿刺到肿瘤中心区域,然后释放的微波磁场可以使周围的组织快速升温,从而使血管瘤组织发生凝固、脱水坏死。治疗过程非常快速彻底,60 瓦的功率只需要 8 分钟就能是直径 5 厘米大小的血管瘤脱水坏死,达到治疗的目的。

        而肝动脉栓塞术,则是通过对发自肝动脉的瘤体供血动脉进行栓塞,使瘤体因没有供血而缩小、消失。两种介入手术都属于微创,一般患者不会产生强烈不适,3 天左右即可恢复正常,具有安全、有效、治疗周期短等优势。

        虽然介入治疗肝血管瘤具有诸多优势,但还有一些特殊的肝血管瘤患者应进行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周进学提醒,比如一些情况复杂、不能与肝癌等恶性肿瘤明确鉴别的血管瘤患者,应该选择外科手术。对于近期考虑怀孕的女性,因为介入手术需要接触 X 射线,所以也建议这类患者进行外科手术。目前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可行腹腔镜下的肝血管瘤切除术,相比传统开腹切除方法,腹腔镜下切除术创伤小,费用低,患者恢复更快。

        虽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肿瘤,对人体的危害较低,但对于近期明显增大,或邻近肝包膜部位的血管瘤,会存在因外力作用造成破裂而出现肝脏大出血的危险。因此如果发现肝脏有血管瘤,患者无需过分恐慌,应及时就诊,遵医嘱进行适当的治疗。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