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心外科

沉寂12年,华西医院又能“换心”了

作者:佚名 来源:成都商报 日期:2017-02-20
导读

          18日下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手术室,接近2个小时的高度紧张和期待后,“跳了!跳了!”突然一句话,像一滴水落进了油锅,所有的医护人员内心激动起来。

关键字:  换心 

        18日下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手术室,接近2个小时的高度紧张和期待后,“跳了!跳了!”突然一句话,像一滴水落进了油锅,所有的医护人员内心激动起来。

        跳了,沉寂12年,川大华西医院心脏移植小组重新启动,移植心脏放进严重心脏病患者体内,重新跳动。这意味着,西部地区心脏移植手术的“回归”,终末期心脏病患者不用再跑到北上广等城市去排队等候心源了。

        华西 心脏移植.jpg

        □沉寂12年

        “换心”重新启动

        18日凌晨,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副主任安琪接到器官移植中心的消息,有一个器官捐献者的心脏状态良好,可以考虑心脏移植手术。经过综合评估,一位等候心源的病人与捐献者的指标匹配,符合手术指征。

        随即,华西医院心脏移植小组启动,安琪教授牵头,心脏大血管外科、心内科、ICU、麻醉科、手术室、器官移植中心、实验室多个学科共20多人组成的移植小组联动,迅速完成手术准备工作。

        接受心脏移植的,是广安的万先生(化名),今年51岁。去年12月,因最近几年来身体越来越差,不能正常地行走、甚至无法自己吃饭喝水,万先生被送至华西医院就诊。安琪教授确诊他是患上的是严重的心肌病,心脏比正常人大了一倍多,严重影响到心脏功能,随时可能引发猝死,唯一的办法是接受移植手术。

        18日下午,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安琪教授主刀,取出“病心”,将健康的移植心脏放入病人胸腔,连接大小血管,恢复循环,紧张的一刻,手术室里的人恨不得屏住呼吸,紧张地期待着。

        “扑通、扑通”,跳了!心脏跳了!消息从手术室里传到手术室外,每一个为此奔波的医护人员,抑制不住激动起来。

        “一个病人的生命,在另一个病人身上得到了延续。”安琪教授颇为骄傲地说道,心脏移植的过程,用时仅45分钟,这在国际上众多心脏移植经验丰富的团队里,都是不容小觑的生命速度。

        □为什么“沉寂”12年?

        当时意识不够

        2005年9月,川大华西医院心脏大外科主任张尔永教授,率领华西医院的专家医生们,凭借自身的医疗力量,成功完成了四川省首例心脏移植手术,宣告了四川本土的心脏移植手术技术成熟。但2005年后,因为各种原因,心脏移植手术沉寂下来。

        为什么?“当时,不要说是患者、家属,可以说一部分医生的意识也不够。”安琪教授说,许多人把心脏移植手术想得十分神秘,患者和家属不理解,医务人员也没有足够深刻地认识到心脏移植的重要性,做移植手术的医生顶着巨大的压力。“不做手术,严重心脏病患者的5年生存期很低。”安琪教授举例,如果不做移植,5年内患者的死亡率为50%,做手术,患者的死亡率为10%,因此,心脏移植手术对终末期心脏病患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安琪教授说,一位终末期心脏病患者严词拒绝了医生的心脏移植手术的建议,“他觉得他状况还好,但其实他的心脏功能已经很差了。”

        另外,因为当时社会环境,对器官捐献的认识理解也不够,没有就近的供体,移植手术自然无法进行。因此,有心脏移植需求的患者只能远赴其他一线城市,耗费大量的财力精力,等待心源。此前,西部地区有了捐献的心脏,都会被第一时间紧急送往其他城市。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