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管理

倪沪平:把医改困境归咎于医保是“无赖逻辑”

作者:倪沪平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 日期:2017-01-18
导读

         医疗保险和医疗卫生部门一定要寻找自己的定位,发挥有利于完善市场机制的应有作用,切不可迷失了自己。否则,不仅废了自家的田,也耕坏了人家的地,得不偿失。

关键字:  医改困境 | 医保 

        医疗服务供给方自我规范能力,在中国公立医院占绝对垄断地位的医疗市场上,大型公立医院占有绝对的信息优势,如果公立医院自我不规范,外部是很难改变其内部运行机制的。

        主要问题是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双失衡。

        想弄清楚医改是否要先改医保的问题,首先要正确认识医疗服务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个人认为,当前中国医疗服务市场面临的

        医疗服务市场供给结构失衡,是指大医院越办越大,基层医疗机构越来越弱,儿科等学科几乎到了后继乏人的地步。医疗服务市场需求结构失衡,是指在医疗引导需求特定机制作用下,越来越多的患者不得不多检查、多吃药。其实,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双失衡,也是经济转轨国家面临的典型经济问题,其特征是总量膨胀、结构失衡、效率低下,进而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我国走出这一经济困境,主要依靠两次市场改革,第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的价格改革,让市场有了价格信号灯;第二次是90年代的产权制度改革,让市场微观主体有了活力。

        当前医改问题与当初经济体制改革有相似之处。同样,面临两个问题:

        一是医疗服务市场价格信号严重扭曲,医疗服务价格不能完全反映高水平高收入导向;

        二是医疗服务市场主体单一,民营医疗机构过于弱小,市场微观活力严重不足。

        因此,从比较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看,当前医改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下取得有效突破,要在两个方面加强改革:

        一是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建立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健全市场价格信号灯作用;

        二是加快推进医疗机构产权制度改革,培育多种所有制的医疗机构,壮大医疗市场微观主体,增强医疗市场竞争活力。

        作为医疗保险,其主要作用是作为专业第三方,为作为患者的需求方提供专业支付服务,减少医疗服务市场上因医疗机构处于信息优势地位所造成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进而减少医疗机构因信息优势地位所带来的超额垄断利润,维护患者的经济利益。

        所以,医疗保险和医疗卫生部门一定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下寻找自己的定位,发挥有利于完善市场机制的应有作用,切不可迷失了自己。否则,不仅废了自家的田,也耕坏了人家的地,得不偿失。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