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金宝搏

不同途径应用地塞米松对术后切口痛的影响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日期:2017-01-15
导读

          术后切口痛不但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而且还可诱发心脑血管病变,是威胁患者生命一大隐患。因此,术后镇痛是保证患者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手术切口痛是一种释放炎性因子引起的急性疼痛,是由手术导致外周组织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导致的。

关键字:  地塞米松 

        术后切口痛不但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而且还可诱发心脑血管病变,是威胁患者生命一大隐患。因此,术后镇痛是保证患者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手术切口痛是一种释放炎性因子引起的急性疼痛,是由手术导致外周组织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导致的。地塞米松具有明确的抗炎作用,对防治外科手术术后切口炎性疼痛有一定效果。虽然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很多研究表明地塞米松静脉注射、硬膜外注射及神经周围注射,均有一定的术后镇痛作用,且大大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及其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其机制尚未明确阐述,可能与其强大的抗炎作用有关。

        目前临床工作中应用的术后镇痛药物多是阿片类药及非甾体抗炎药,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地塞米松作为一种糖皮质激素,或许可以代替一些麻醉药物或与其共同用于术后镇痛中,优化术后镇痛效果。本文综述了不同途径给地塞米松在防治术后切口痛中的作用,可指导临床多模式镇痛的实施。

1.术后切口痛

        疼痛可分为生理性痛和病理性痛。前者也称为急性痛,其特点是持续时间短、随着受损区域的治愈,疼痛会减轻并最终消失。后者又分为炎症性痛和神经病理性痛。术后切口痛属于炎症性痛,是由手术导致外周组织损伤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的,包括外周敏化,继发性痛觉过敏,以及炎症区域自发性疼痛。在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时,受损部位的细胞如肥大细胞和巨噬细胞等释放多种炎症介质,介导炎症反应。同时,伤害性刺激本身也可导致神经源性炎症反应,进一步促进炎症介质释放。这些因素使平时低强度的阈下刺激升级也可导致疼痛,这就是“外周敏化”过程。

        组织损伤后,不仅受损伤区域对正常的无害性刺激反应增强,邻近部位未损伤区对机械刺激的反应也增强,即所谓的继发性痛觉过敏。炎症区域自发性疼痛更加重了手术后的疼痛,归根结底就是手术创伤导致的炎症反应引起的炎性疼痛,减轻炎症反应的发生对术后镇痛至关重要。

2.地塞米松对术后切口痛的影响

        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又叫氟美松、德沙美松、氟甲强的松龙,是一种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抗免疫作用。很多文献表明地塞米松对术后切口痛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作用机制目前还不太明确,可能与其强大的抗炎作用有关。地塞米松能增加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抑制细胞粘附因子和有关细胞因子基因的转录,抑制炎症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渗出,减少它们在炎症区域血管内皮细胞上的粘附和聚集,并抑制吞噬作用、溶酶体酶的释放以及炎症化学中介物的合成和释放,增强机体对炎症反应的耐受性,使得炎症的血管反应及细胞反应降低,从而达到减轻术后伤口疼痛的目的。

        还有学者认为,地塞米松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外周磷脂酶,从而减少炎症反应过程中环氧合酶和氧合酶的产物,抑制前列腺素产生发挥其镇痛作用[5]。目前很多研究表明,不同途径给予地塞米松对手术后镇痛都有不同程度的帮助,同时对其他镇痛药物还有协同作用,能减少镇痛药物用量同时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使患者术后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得到大大提高,值得广泛推广。

3.地塞米松不同途径给药对术后切口痛的影响

        (1)地塞米松静脉给药对术后切口痛的影响:研究证实,术前静脉内预注射小剂量地塞米松能起到减轻患者手术后切口痛的作用,这与其自身强大的抗炎作用密不可分。另外,研究表明地塞米松不仅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术后疼痛,还能协同舒芬太尼、芬太尼等阿片类镇痛药增强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效果、延长镇痛时间、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同时减轻了阿片类镇痛药物静脉镇痛所引起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

        还有很多研究证实很多药物如曲马多、布托啡诺、氟比洛芬酯、帕瑞昔布钠、哌替啶、右美托咪定等镇痛药物与地塞米松配伍静脉注射也比其单一使用镇痛效果要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因此,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减轻术后切口痛可应用于开放静脉的手术中。

        (2)地塞米松硬膜外给药对术后切口痛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椎管内麻醉中,硬膜外腔注入小剂量地塞米松也可明显减轻手术后切口疼痛,与其明确的抗炎作用有关。还有学者提出地塞米松对腰硬联合麻醉穿刺时造成的神经根损伤有保护作用,并且对硬膜外麻醉后腰背痛也有预防的作用,这可能与穿刺时损伤引起的无菌性炎症有关,硬膜外腔注入含地塞米松的局麻药,通过局部抗炎止痛可起到预防硬膜外麻醉后并发症的作用。并且地塞米松与其他硬膜外镇痛药物如吗啡、芬太尼、舒芬太尼、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氟哌利多、氯胺酮、布托啡诺等合用,可协同增强这些药物的镇痛作用,减少药物用量,也减轻了这些药物硬膜外镇痛所引起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给患者提供了一个更舒适的术后状态。

        因此,硬膜外腔注入地塞米松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减轻术后切口痛的方法,可广泛用于拟行椎管内麻醉的手术中,尤其是产科手术术后镇痛及分娩镇痛中,还可起到预防羊水栓塞的作用,同时还能降低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

        (3)地塞米松神经周围给药对术后切口痛的影响:研究证实,神经阻滞液中加入地塞米松可获得更好的镇痛效果,实现更大的镇痛区域以及更长的镇痛时间,这也与其强大的抗炎作用息息相关。与此同时,地塞米松通过局部抗炎作用,对穿刺时引起的神经损伤起到了保护作用。目前研究表明,地塞米松分别与局部神经阻滞药物如罗哌卡因[3]、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混合注入神经周围,镇痛效果及时间均优于单一应用局麻药物,同时还可减少配伍使用的神经阻滞药物如吗啡、舒芬太尼等阿片类镇痛药的用量,减少了其引起的不良反应。因此,神经周围注射地塞米松是一种既加强镇痛又保护神经受损的好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拟行神经阻滞麻醉的手术中。

        (4)地塞米松穴位注射给药对术后切口痛的影响:穴位注射疗法是一种结合药物、针灸和经络作用的综合疗法,即以中医辨证施治理论为指导,将小剂量药液注射到特定穴位,利用针刺、药物、穴位、经络等的协同作用治疗疾病的方法。穴位药效研究表明,穴位注射药物产生药理作用速度快、作用强,相当或超过同药等剂量下静脉注射,显著强于皮下或肌肉注射。

        那么选择性穴位注射地塞米松对各种手术后的切口炎性疼痛作用是否更加显著?作用效果及持续时间是否优于静脉内、硬膜外或神经周围给药?与其他镇痛药物的协同作用和预防其他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效果又会如何?是否适用于各种麻醉方式下的手术后镇痛中?通过我们研究小组双侧足三里穴注射地塞米松各5 mg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效果初步观察已经发现镇痛效果良好,相关问题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4.总结

        地塞米松无论从静脉、硬膜外还是神经周围给药,对术后切口痛的抗炎镇痛效果及延长镇痛药物作用时间的效果均已被广泛证实,但也均不同程度地受到麻醉方式不同的限制。穴位注射与其他途径相比,是否具有起效更快、作用时间更长、不良反应更少且不受麻醉方式限制的优点?相关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证实,若结果肯定,则会为手术术后多模式镇痛提供一种简单高效、作用持久的新方法。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