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心外科

冠脉旁路手术中BIMA可能最佳

作者:佚名 来源:爱唯医学网 日期:2017-01-14
导读

          科罗拉多(EGMN)——根据一项大型回顾性研究的长期随访结果,对于接受冠脉旁路移植的左心室功能正常或中度受损患者而言,使用双侧乳内动脉移植物(BIMA)可提供较单侧乳内动脉移植物更高的长期生存率。但如果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EF)低于30%,则两种移植物的生存率无差异。

关键字:  冠脉旁路手术 

        科罗拉多(EGMN)——根据一项大型回顾性研究的长期随访结果,对于接受冠脉旁路移植的左心室功能正常或中度受损患者而言,使用双侧乳内动脉移植物(BIMA)可提供较单侧乳内动脉移植物更高的长期生存率。但如果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EF)低于30%,则两种移植物的生存率无差异。

        外科医生在进行BIMA移植时采用的一般策略为将左侧乳内动脉(LIMA)吻合到冠脉左前降支。多数患者中LIMA为优势血管,因此是最耐用的管道,但如右侧乳内动脉最为适配,也可采用右侧乳内动脉移植。

        在这项研究中,Aventura(弗罗里达州)医学中心的Galbut博士纳入了1972~1994年间在佛罗里达州3家医院接受CABG伴乳内动脉移植的连续4,537例患者。其中48%的患者接受了BIMA移植物,BIMA比例非常高。相比之下,根据胸外科医师学会数据库的资料,全国范围内,仅有4%的接受CABG的患者同时接受BIMA移植物。佛罗里达研究中之所以会有12倍之高的BIMA选择比例,原因为Galbut博士及其合作研究者数十年的临床经验使他们确信BIMA可提供更多临床益处。在这项佛罗里达研究中,233例患者EF低于30%,另有1,256例患者EF介于30%~50%之间,3,048例患者EF正常。在低EF组,87例BIMA患者与数量相同的SIMA患者的14项术前变量相匹配。相似的,使用趋势评分将448例EF中度受损BIMA患者和1,137例EF正常的BIMA患者与相似的SIMA患者进行匹配。

        结果显示,中度EF受损BIMA患者的20年生存率为33.1%,显著高于匹配SIMA患者的19%。在正常EF组,BIMA和SIMA患者的20年生存率分别为38.1%和35.8%。外科医生不愿使用BIMA移植术的原因之一为担心导致院内并发症增多。然而,在佛罗里达系列病例中的结果却并非如此。Galbut博士说,实际上,匹配的BIMA或SIMA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包括胸骨伤口感染的发生率是相似的。

        David Galbut博士在西部胸外科协会年会上宣布了上述研究结论:“BIMA移植是预期寿命超过10~20年患者可选择的手术方式。”

        David Galbut博士披露无相关利益冲突。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