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维基百科网站在范围分类中将针灸归属为“伪科学”的消息引发关注,不少来自全球的中医师以及曾接受过针灸治疗的人都在请愿网站上签名,要求维基百科进行更正。目前,请愿网页有超过2500人签名表示对维基百科的抗议。
近日,维基百科网站在范围分类中将针灸归属为“伪科学”的消息引发关注,不少来自全球的中医师以及曾接受过针灸治疗的人都在请愿网站上签名,要求维基百科进行更正。目前,请愿网页有超过2500人签名表示对维基百科的抗议。
此次请愿的主要发起者、英国针灸医生梅尔·科普曼今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完全就是反针灸宣传,而且维基百科并未展示证据。”她表示,维基百科的创始人吉姆·威尔士本人并未对此次的请愿做出回应。
负责运营维基百科的维基基金会的传播经理萨曼莎·莱恩今晨在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回应称,维基百科一般不会撰写、编辑或是控制维基百科的内容,所有内容均决定于来自全球的志愿者编辑对网站的投稿。她表示,将会继续跟进,并很快提供进一步的信息。
记者连线:请愿发起者:“这完全就是反针灸宣传”
记者注意到,在维基百科英文网站关于“针灸”的解释页面里,针灸在文章第一段就被定义为“伪科学”(pseudoscience)。文章指出,“中医理论和实践并不是基于科学知识,而针灸则是伪科学”。
此次请愿由“针灸现状基金会”发起,其目的是以医学和科学共识来纠正维基百科的针灸介绍页面。请愿书发布在请愿网站Change.org上。目前请愿书网页有超过2500人签名,表示对维基百科的抗议。
此次请愿的主要发起者梅尔·科普曼是一名针灸医生,在英国莱斯特经营一家诊所。她告诉记者,他们希望收集到1万个签名。科普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维基百科网站可以允许志愿者使用经过认可的来源来支持他们的说法,而有着科学和医学背景的编辑想要使得解释文章更加平衡,却被审查并被反针灸的怀疑论者禁止。
“这完全就是反针灸宣传,而且维基百科并未展示证据。”她告诉记者,“一些研究结果暗示针灸能够缓解疼痛,尽管大多数的研究暗示针灸的效果主要由于安慰剂。但是维基百科的参照文献使用的是仅仅来自2006年一名反针灸怀疑论者的单一评估,无视展示了针灸止痛物理基础的大量研究。
科普曼表示,关于针灸的页面是由维基百科的编辑所控制,他们不允许添加任何能够证明针灸科学性的文章。科普曼向记者描述了自己的经历,她说自己只是参与进来,仅仅提供一些来自主流的传统医学机构的证据,证明针灸是一种医学建议的治疗方法,就被维基百科“禁止”了近一周。而在她之前,很多试图发表同样论点的编辑也遭到一样“被禁”的待遇。
据美国《侨报》报道,在向维基抗议的请愿书页面的留言中可以看到,签名者并非只是华人,而是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不同族裔的医师和通过针灸治愈疾病的人。其中,来自英国的汤姆·戴维斯(Tom Davies)留言表示,自己尝试对页面进行细微更改,但几乎是立刻就被删除。他认为这个页面是被人为控制。科普曼则表示,从以往对方的表态中感到也许很难让维基做出改变,但希望通过请愿书唤起人们对针灸正名的关注。
网站回应:称编辑一般不会编辑内容 会继续跟进请愿事件
对于上述观点,维基基金会的传播经理萨曼莎·莱恩今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需要作出一点澄清的是,维基基金会是支持维基百科和其姐妹网站的非盈利性的机构。
“我们一般不会撰写、编辑或是控制维基百科的内容。维基百科的内容决定于来自全球的志愿者编辑对网站的投稿。我们非常乐意分享一些关于维基百科如何受志愿者编辑监督的信息,以及一些相关的政策和指导原则。”而对于此次请愿一事,莱恩表示将会继续跟进,并很快提供进一步的信息。
莱恩告诉记者,维基百科上所有的内容一直以来是由其他的编辑来进行审查评估的。志愿者们有很多的工具和资源来处理负面的行为,以及其他不符合维基百科标准的编辑行为。维基百科的政策是直接由维基百科的管理者来监督和支持的。这些管理者来自全球的高级志愿者编辑,他们被授予一定的网站监督工具。他们是由庞大的维基百科社区所挑选出来的代表。
如果一名管理者有理由相信某人违反了维基百科的政策,他们可以限制、删除文章,并发起内部调查,并与其他的编辑一起通过多种方式来修正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有争议的敏感话题,管理者可以采取一定程度上的保护措施来限制公开的编辑。莱恩表示,有时管理者可以限制用户或是对不符合维基百科政策和指导原则的编辑进行“恢复”。但是无论怎样,维基百科的举动是坚定致力于所有人的信息自由的。
而对于一些既定的文章,任何人可以提出自己的担忧,例如每篇维基百科的文章都有一个讨论页面,编辑们可以使用这一页面来谈论文章的任何改动。而针灸文章同样也有这样的页面。
专家说法:英国教授:针灸是具有临床有效性的
据《侨报》报道,参与签名的中医针灸协会副会长李景新表示,美国的中医针灸师们组成了美国中医针灸联盟,并和全美各州组织在社交媒体群中经常进行讨论,大家都对维基百科依然把针灸定为“伪科学”感到很不解。
他说:“维基百科的影响力在全世界都很大,人们在进行搜索时若看到对针灸的如此介绍,那将产生很严重的问题。”
李景新认为,说针灸是“伪科学”是不合逻辑的。他说:“美国针灸的发展已经超过40年,而且已经在各州和全美都合法化,美国的卫生研究院(NIH)也对针灸进行了鉴证和说明,包括很多实验室的研究证明了针灸在止痛和功能促进上的疗效和作用,所以这样的发展如果说没有科学的支撑,怎么可能产生有效的临床结果?如果仅仅因为针灸来源于古典理论的指导,就被定义为‘伪科学’,那是不正确的认知。不能因为西医是科学的,就将中医说成是不科学的。”
英国约克大学健康科学系针灸研究教授休格·麦克帕森博士在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维基百科的文字应该是基于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这也就意味着,关于针灸的有效性的证据应该基于对公平的科学文献的评估。而科学文献已经证明中医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实践,而不是一种伪科学。
麦克帕森告诉记者,已经有很多的编辑不被允许在网页上投稿,一些人已经被禁止“发言”。而目前不清楚为何少数的维基百科编辑控制针灸页面的投稿。但是现有大量的证据显示,针灸的效果要比安慰剂要好,特别是在治疗慢性疼痛上。此外,相比于很多情况下的平常治疗,针灸是具有临床有效性和成本效益的。
另一方面,2016年9月,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内科学年鉴》在线发布了针灸临床研究论文《针刺治疗慢性严重功能性便秘的随机对照试验》,该研究显示,单纯的电针治疗能够有效治疗慢性严重功能性便秘,已回应了之前针灸是“超级安慰剂”的说法。
该研究的牵头者,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表示,面对质疑和挑战,针灸人不能退缩,“我们必须拿出真凭实据,用大量临床案例和实验数据证明针灸的效果,用科学理论解释针灸的作用机制,为针灸正名!”
针灸大科学研究计划的想法也在这样的交锋中日渐成熟。
传统针灸和科学实证碰撞出新火花
穴位与经络到底存不存在,通过什么途径对人体起作用,针灸的作用机制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在刘保延心中盘旋已久。
针灸大科学计划的提出正是为了解答上述问题。
《中国中医科学院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针灸大科学研究计划旨在通过组织多学科、跨国家的科技资源,以经穴特异性和效应机理研究为切入点,以针灸临床优势病种研究为载体,针对针灸实践中已经反映出的基本科学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创新和重构基于科学实证的针灸理论体系,开展国际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确定针灸的适宜病症,提供客观公正的疗效证据。
“大科学”是国际科技界近年来提出的新潮概念,指需要巨额投资建造、运行和维护大型研究设施的“工程式”大科学研究或需要跨学科合作的大规模、大尺度的前沿性科学研究项目,这种研究方式已经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认可。
长久以来,中医界存在一种观点,认为中医有自成一体的理论体系,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来解释完全是削足适履。对此,刘保延表示,针灸学有其独特之处,穴位的属性不同于中药的四气五味,经络理论中的脏腑与藏象中的脏腑内涵也有不同,更偏向于现代医学中的实体脏器。
近年来的针灸研究也在尝试用现代科学理论揭示针灸作用机制。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的苏珊·萨谬里综合医学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电针灸降低血压的作用就是通过影响大鼠大脑中延髓头端腹外侧区的脑啡肽合成来达成的。
“要研究清楚针灸的作用机制,单靠针灸界的力量远远不够,我们计划联合多学科力量,共同攻坚克难。”刘保延表示,目前国内的科研队伍已经基本建立,国外的合作团队也有十余支,涵盖神经学科、内分泌学科、免疫学科、脑学科、分子生物学科、生物工程学科等多领域专家。
针灸基础研究既是痛点也是切入点
针灸大科学计划从一开始就目的明确,即研究针灸实践中已经反映出的基本科学问题。
“咱们现在连哪些是针灸的优势病种都不清楚,拿什么证明针灸有效?”在近日召开的第四届“西湖论针”论坛上,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方剑乔一针见血地指出,基础研究正是针灸研究的痛点所在。
方剑乔解释,在针灸领域,深入系统、形成完整证据链的针灸基础研究不多,将基础研究结果转化成针灸理论、成为临床应用支撑的更少。他建议,做针灸大科学计划,要明确针灸的优势病种并列出清单,要以基础研究为切入点,最终回归到临床。
对此,刘保延认为,针灸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源于《黄帝内经》,但由于受到近代“大方脉”理论的束缚,《黄帝内经》对针灸临床的指导作用大大减弱;而一些基础研究由于不系统、零散,又很少回归并补充到针灸理论体系中。因此,针灸大科学计划重视基础研究工作,研究针灸实践中已经反映出的基本科学问题,同时也会注重针灸的临床研究工作。
近年来,我国针灸基础研究虽无丰产,但也不是颗粒无收。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已有十多个针灸相关项目完成了研究目标,包括了经穴特异性、经络的生物学基础、灸法的基础、针刺麻醉机制等,形成了十多支针灸基础研究团队,为针灸基础研究的突破夯实了基础。
同标准、高质量提高国际认可度
“我们做出来的研究,国外不认可、不相信,那不等于白做了吗?”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中心丁光宏说。美国中医药针灸学会原会长李永明也曾撰文指出,在西方完成的数百个随机对照针灸临床试验中,一些设计严密,质量很高,耗资巨大,其研究结论也不被中医针灸界认同。
统一标准、提高质量,是破解这种尴尬局面的不二选择。
刘保延表示,针刺治疗慢性严重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结果之所以能被国际学术界认可,关键在于严格遵循国际临床研究的通行规则,临床研究团队与专业化的临床评价方法学、统计学团队紧密配合,严把质量关,将各种偏倚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在研究的设计、质量控制等方面紧紧依靠多学科专家,与国际相关专家紧密配合。这些都给进一步组织开展针灸大科学研究计划提供了思路,积累了经验。
“我们将按照国际公认的规则,组织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针灸临床试验研究,促进针灸更多进入国际主流医学体系。为此,我们正在为开展高质量、高水平的临床研究打造基本条件。”刘保延说。
目前,由500余名专家参与讨论和审阅的行业标准《针灸临床研究管理规范》已正式发布,专业化研究团队组成的针灸临床评价与数据中心已初具规模,针灸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世界卫生组织相关部门审查同意,已经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建立,20多个项目已经进行了注册。同时,国际针灸临床病例登记注册系统已经上线运营,将借助大数据、互联网,让针灸摆脱“缺乏数据”的困扰。
“针灸大科学计划如果得到支持,将是中医学领域第一个由中国人牵头的大科学研究计划,对我们来说也是个很大的挑战。”刘保延表示,这对认识高度、组织协调能力都提出了很高要求,但如果能揭示针灸的作用机制,助力针灸进入主流医学,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