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对于有房颤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指南和专家共识都建议给予华法林和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疗程因患者的出血风险而定。
房颤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对于有房颤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指南和专家共识都建议给予华法林和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疗程因患者的出血风险而定。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近期,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领衔的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研究组公布的最新分析结果显示,:仅5.1%服用华法林,同时用华法林和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者仅占1.7%,没有任何患者使用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等新型直接口服抗凝药物。出院时,仅76.2%的房颤患者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这一比例低于没有房颤的患者(86.1%)。
该分析显示,住院期间,房颤患者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情况相对好一些:房颤患者中78%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有房颤和无房颤的患者中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和达肝素钠的使用率均相似,以低分子量肝素使用率最高(总体84.2%,房颤和无房颤患者中分别为84.9%和84.1%)。不过,使用华法林的房颤患者也仅有3.5%。
研究者指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房颤是院内死亡和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房颤的患者院内死亡的风险比无房颤患者增加88%,包括死亡、因病重自动出院、再发心肌梗死、心衰和卒中在内的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是无房颤患者的2.11倍。
CAMI注册研究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观察研究,此次分析共纳入24658例患者,其中740例(3%)为房颤患者。
研究者表示,伴房颤的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抗凝治疗率低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不确定这些高危患者接受强化抗凝治疗是否获益,医疗系统的结构性缺陷,担心患者及其家属因治疗副作用对医护人员进行暴力行为或投诉,等等。
来源:Dai Y, Yang J, Gao Z, et al.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hospitalized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alysis of the china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CAMI) registry. BMC Cardiovasc Disord, 2017, 17: 2.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