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心外科

血栓清除术治疗前应用tPA是否更好?

作者:佚名 来源:医脉通 日期:2017-01-11
导读

          根据两项研究的汇总数据发现,在机械血栓清除术治疗前使用组织型纤溶酶源激活剂(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虽没有什么害处,但未能改善卒中患者的预后。

关键字:  血栓清除术 

        根据两项研究的汇总数据发现,在机械血栓清除术治疗前使用组织型纤溶酶源激活剂(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虽没有什么害处,但未能改善卒中患者的预后。

        虽然有专家认为tPA使用具有益处,如增加血管再通、使血栓溶解成更小的碎片,但研究者表示这也存在颅内出血风险增加的可能。此外,静脉溶栓还可能会降低机械血栓清除术本身的疗效。

        Vitor M. Pereira(加拿大多伦多西部医院)及其同事在JAMA Neurology杂志上在线报告,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利用Solitaire装置进行支架取栓治疗后90天时,额外进行tPA输注者和未输注者出现功能独立的可能相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57.7% vs 47.7%,校正OR 1.48, 95% CI 0.80-2.74)。tPA组和单独血栓清除术治疗组90天时的死亡率也相似,分别为8.1%和2.2%(校正OR 0.90, 95% CI 0.35-2.30)。

        这项分析纳入来自SWIFT试验和STAR研究的291例患者,但排除了SWIFT试验试验中使用Merci装置的55例患者。基线时,tPA组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的中位数值更低(8 vs 9, P=0.04),有房颤病史的可能也低于单独血栓清除术组(33.1% vs 47.3%, P=0.02)。

        即便如此,两组间的手术特征和并发症发生率很大程度上都相似:

        ►症状发生至腹股沟穿刺时间(tPA辅助治疗254分钟vs单独血栓清除术治疗262分钟,P=0.10)

        ►成功灌注的比率(84.1% vs 84.7%, P>0.99)

        ►栓子游移至其他不相关的区域(4.5% vs 2.4%, P=0.52)

        ►症状性颅内出血(1.3% vs 3.8%, P=0.25)

        ►1型脑实质出血(0.6% vs 3.1%, P=0.18)

        ►2型脑实质出血(0.6% vs 1.5%, P=0.59)

        两组间的差异有哪些?tPA辅助治疗组的血管痉挛发生率更高(26.9% vs 13.7%, P=0.006)。但在多变量分析中统计学显著差异消失(校正OR 1.41, 95% CI 0.58-3.42)。

        研究的优点包括样本量大、数据完整和拥有独立的审判委员会。不过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患者并不是随机分配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单独机械血栓清除术组患者常伴有静脉溶栓禁忌症,可能影响其结局。我们在多变量分析中调整了两组的基线差异,但我们仍不能排除残余混杂因素的可能。

        此外,作者表示研究中静脉溶栓与更低的颅内出血风险相关的这一发现有点违反直觉的观察,应该谨慎解读,因为两组中症状性颅内出血的患者均较少。作者还指出,并不是所有tPA组受试者都接受相同剂量治疗。

        Pereira总结道,研究结果表明因大血管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机械血栓清除术前行静脉溶栓治疗似乎并不能提供额外的获益,但尚需进行一项随机临床试验来验证这些结果。

        参考文献:Coutinho JM, et al "Combined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and thrombectomy vs thrombectomy alone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a pooled analysis of the SWIFT and STAR studies" JAMA Neurol 2016; DOI: 10.1001/jamaneurol.2016.5374.

        医脉通编译自:Stroke: No Benefit from Adding tPA to Thrombectomy. Medpagetoday.January 09, 2017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