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

“人工血液” 入选年度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

作者:沈基飞 李媛 张楠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日期:2017-01-10
导读

         日前,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和《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共同主办,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承办的 “2016 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评选” 结果在杭州揭晓。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裴雪涛团队利用干细胞技术制造 “人工血液” 项目,以 690 多家媒体和网站转载报道、21234 名网友投票位列第一,携手 “单倍体骨髓移植技术体系成为白血病治疗的北京方案”“长效干扰素获批上市” 等项目入选十大进展。

关键字:  “人工血液” 

        日前,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和《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共同主办,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承办的 “2016 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评选” 结果在杭州揭晓。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裴雪涛团队利用干细胞技术制造 “人工血液” 项目,以 690 多家媒体和网站转载报道、21234 名网友投票位列第一,携手 “单倍体骨髓移植技术体系成为白血病治疗的北京方案”“长效干扰素获批上市” 等项目入选十大进展。

        临床实践证实有多种病毒可经输血传播,如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等。开展基于干细胞技术的 “人工造血工程”,能大规模体外生产造血干细胞、各类造血祖细胞、通用型红细胞、血小板、粒细胞等,为国家医疗和国防安全提供战略性储备,具有重大的社会、科学、经济和军事价值。

        裴雪涛团队提出了干细胞程序性高效扩增与血液定向诱导分化关键技术,涵盖干细胞、祖细胞、终末细胞三个关键环节,提高了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和扩增的效率,在规模化制备红细胞环节取得新的突破。实践证明,该团队将诱导制备的红细胞移植到实验鼠体内,4 天内都可检测到活存细胞,且细胞已呈现典型的双面凹红细胞结构,并检测到人红细胞特异抗原,表明利用干细胞技术制备的红细胞具有正常人体红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