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全国的卫生计生人才计划增加186万人,即从2015年的1069.5万人至2020年的1255万人。
“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全国的卫生计生人才计划增加186万人,即从2015年的1069.5万人至2020年的1255万人。
卫生计生人才是指基层卫生计生人才、紧缺专业人才、卫生计生专业人才、公共卫生人才、高层次和管理人才队伍、健康服务业人才、计生和中医药人才。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编制印发了《“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提出了上述目标。
规划称,近年来,随着老龄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中国卫计人才发展的结构性、制度性矛盾日益凸显,人才结构和分布尚不合理;公共卫生人才以及健康服务人才短缺,急需完善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机制创新,进一步增强人才活力。
据财新记者统计,规划中提到的近200万人才增量,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在紧缺专业人才方面,规划计划增加产科医生和助产士14万名;在卫生计生专业人才方面,药师将增至85万人,比2015年底的25万人增加60万名。
此外,规划还提出,要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计划达50万名,而2015年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仅培训了7万人;在基层卫生计生人才方面,全科医生计划到2020年需达30万人以上,而目前仅有17万人,亦即要增加13万人左右。
而剩余的增量配额,则分布在护士、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乡村医生、健康服务产业人才等方面的培养。
规划还提出,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要配备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
每千名人口所配备的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计划达到2.50人以上、注册护士要达到3.14人以上、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要达到0.83人以上。
多途径扩大全科医生队伍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患病结构的改变,中国的慢性病人数已超过3亿,慢病死亡人数约占中国疾病死亡人数的80%以上,慢性病的治疗费用占中国的卫生经费70%左右。
而全科医生长期性、连续性、系统性的医疗服务模式,与慢性病患者需要持续服药、定期复查、长期检测体征数据的医疗诉求相匹配。随着慢性病患者数量的剧增,中国全科医生的需求量也将迅速增加。
规划提出,中国的全科医生计划到2020年要达30万人以上。具体来说,城乡每万名居民,就要有2名以上合格的全科医生,农村每千名服务人口,至少就要有1名乡村医生。
与此同时,为了吸引更多医师成为全科医生,规划提出,要继续实施“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逐步扩大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实施范围;提高补助标准,增强吸引力,优先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的乡镇卫生院招聘特岗全科医生。
此外,除了大力发展全科医生,规划还调整了医学教育专业结构,拟从专业技术人才方面满足不同的服务需求,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让慢性病等回归社区;还要加大养老护理员、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以及健康管理、营养和社会工作等健康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强化老年护理、生殖健康等各类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还提出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护士。具体做法是扩大高职起点护理人才培养规模,逐步压缩中职护理人才培养规模,并引导其向基础护理、养老护理转型。
明确行业薪酬改革方向
对于当前紧缺的专业人才,规划要求,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全科、儿科、精神科、临床心理、产科、生物安全、病理、麻醉、康复、急救、重症医学、传染病、老年医学、遗传咨询等服务能力。
至于很多医疗从业者关心的薪酬问题,规划则明确了一系列改革薪酬制度举措,其中包括: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同时,实现同岗同薪同待遇,激发广大医务人员活力。
与此同时,还要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工资制度”,并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定的收支结余中,提取一定比例,在绩效工资总量外作为职工福利和奖励基金,鼓励各地积极探索超量劳动补偿机制。并重视医务人员身心健康,通过多种方式改变或者缓解医务人员工作负荷大的状况。
在职称制度改革方面,规划提出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在职称晋升方面,特别强调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高级岗位比例;并要求完善岗位设置,实行全员聘用且动态核定人员编制。
在信息共享方面,规划提出,将支持“国家健康医疗开放大学”的建设,推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利用“互联网+健康医疗”,整合各种医学教育资源。还要建立和发展“中国健康医疗教育慕课联盟”等远程医学教育培训平台,开发线上数字化课程、课件、教材,建立共享型的公益性数字化资源库。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