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在建设健康中国中将起重要作用,而中医药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基础研究工作。
▲受访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张东教授
中医药在建设健康中国中将起重要作用,而中医药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基础研究工作。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张东教授
在日前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举办的第一届中医理论学术活动周上,进行了“中医基础研究、健康服务与产业发展中的理论创新及应用”主题活动。
活动中,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张东教授讲解了自己对中医药防治疾病的认识和体会。他认为,应重视中医的本源思维,该观点得到了与会者的共鸣。
正是因为重视对中医本源的认识,张东在临床中对于病证的治疗有自己独到的方法。
为什么要从中医的本源进行思维?
中医的本源是什么?
又如何反映到临床中?
从中医的本源思考
“中医和西医的本质区别不在于是不是用中国产的草药疗疾,不在于是不是用输液的方法治病,而在于思维方法的不同,不同的思维方法导致了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解决思路和解决方法。”张东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无论是草药还是注射液,都只是工具而已”。
张东坦陈,今天中医院校教育的弊端是忽视了对中医思维方式的学习,中医的传统思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
中医院校里虽然学的是阴阳五行,学的是脏腑经络,但却过多地应用了西方的思维。这就像想做一道中国菜,明明食材和菜谱都是中国的,却用的是做西餐的方法。 张东不无遗憾地说,如果学习中医的时候应用的是西方思维,从学校毕业后又大量接触西医,就更容易按受西医的思维,所以相当一部分学习中医的人很快就被西医同化了。
用西医的思维统辖中医,失去了用中国传统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许多中医毕业生上临床后不会用中医看病或是看病疗效差的重要原因之一。但许多人看不到这一点,因为主流的教育就是这么教的啊!教的既然“没错”,那要不就是怀疑自己的悟性,要不就是怀疑中医本身,但不管怎样都很难再深入学习下去了。所以他说,要强调中医的本源思维。
张东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著作的思维背景和思维源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但要涉及中国古代哲学,还应涉及古文字学、古天文学、考古学等。由于中医的经典《黄帝内经》产生背景是先秦文化,因此先秦文化应该说是中医的思维背景之源,要想对中医有深刻的认识,一定要去了解先秦文化。
从人体的本源治病
通过对《道德经》《周易》《黄帝内经》等古代哲学、医学经典的研读,张东认为,治疗疾病应把握好人体的元气,人体元气“无为而无不为”,“为无为,则无不治矣”,以此考虑对于疾病的治疗,则会为我们提供一条治疗疾病的思路。
张东指出,无论西医还是中医,治病首先要找到病之所在,要去分析疾病的病因、病位及病性。
例如乙型肝炎,病因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位是肝脏,病性为炎症,因而治疗自然是要找到针对乙肝病毒并能作用于肝脏的药物。中医也是一样,例如肝郁气滞,病因多是情志抑郁,病位在肝,病性为气滞,因此治疗要疏肝解郁。遇到复杂的疾病,会涉及多个病位、多种病邪和病性,中医和西医都要先找到疾病发生的部位,以及在这个部位发生了什么,这一点中西医是一样的。
但人体是怎样抵抗疾病的呢?
例如,当人体某个脏器受到细菌感染,人体的白细胞会迅速升高,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并产生抗体,增强对疾病的免疫力。人体哪里有感染,白细胞就会更多地出现在哪里,这是人体自发的行为。人体的元气也是如此。当人体受到外邪侵袭时,元气可以自动“制定”自己的战略方案,这是元气的特性。 “那么,药物的作用就是要调动元气,主要是后天元气来治疗疾病,阴阳相和,元气修复是根本。”张东说。
在此理论基础上,张东在四逆汤的基础上创制了只有3味药的归一饮方,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创制了只有4味药的观复汤。临床中,他在归一饮、观复汤此两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分调阴阳,修复元气,治愈了很多疑难病证,而且费用很低。张东介绍说,目前已形成几千例医案。
据了解,张东的相关研究目前已出版专著(《元气神机——先秦中医之道》),其对中医本源的认识和临床实践得到了多位专家的高度评价。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说:当今提到科研方法学,多以现代科技研究中医方证。如今,推广以中医自身理论的研究已不多见。冀望张东博士能“安危不贰其志,险夷不革其心”,走自己的路,嘉惠医林至哉幸哉。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