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至40%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都会存在核糖体的缺失,而且相比核糖体完好无损的患者而言,这些缺失核糖体的患者往往预后较差,但同时其对当前存在的治疗性药物反应较好,来自鲁汶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杂志Leukemia上发表了这项最新的研究结果。
20%至40%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都会存在核糖体的缺失,而且相比核糖体完好无损的患者而言,这些缺失核糖体的患者往往预后较差,但同时其对当前存在的治疗性药物反应较好,来自鲁汶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杂志Leukemia上发表了这项最新的研究结果。
多发性骨髓瘤也被称之为卡勒氏病,其是一种血液癌症,即骨髓中的浆细胞开始发生恶性增殖,目前该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而且在老年人群中经常发生,目前多种疗法仅能暂时抑制患者的病情,但研究者最大的挑战就是确定患者对哪种疗法反应最好。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机体中会缺失核糖体,核糖体是细胞的蛋白工厂,20%至40%的患者仅会产生一部分核糖体,当然这依赖于癌症的恶性程度。
研究者推测,这些患者机体中的细胞会持续产生蛋白质,但这种平衡受到了干扰,他们发现,相比核糖体正常的患者而言,核糖体不完整的患者或许疾病预后也较差;目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一种可能性疗法就是利用蛋白酶体抑制剂,蛋白酶体是细胞中产生的一种蛋白质“破坏”机器,目前有一类包括硼替佐米在内的药物都能够抑制蛋白酶体的功能,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核糖体的缺陷如何影响蛋白酶体的功能,但研究者发现,核糖体缺失患者对药物硼替佐米的反应较好,换句话说,利用这种疗法或许就能够减缓患者的预后不良,基于上述研究结论,研究者如今就能够开发出新型的检测手段来鉴别核糖体的缺陷,并且确定哪种疗法对于患者的治疗有效了。
与核糖体缺陷相关的癌症是一项新的科学研究领域,很多年前研究者在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患者机体中发现了核糖体的缺陷,如今研究者也在多发性骨髓瘤中发现了相同的缺陷,很有可能他们还会在其它癌症中发现核糖体的缺失,下一步研究者的目标就是寻找是否在其它类型的癌症中也存在核糖体的缺失,同时研究者还希望通过深入研究来阐明核糖体和蛋白酶体二者之间的关联,以及寻找新型靶向药物来治疗核糖体缺失的癌症。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